为深入了解基层普通话推广现状,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重庆移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润土家·乡音焕彩”团队的推普成员们,继续深耕普通话在使用情况调研活动。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入户宣传等方式,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探寻普通话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挑战,同时将普通话结合宣传天气炎热下村民的用火用电安全,防止森林火灾,培养村民的防火防电意识;讲述互联网高速发达的背景下老人被诈骗案例,预防电信诈骗。


【推普进乡村,沟通之桥暖人心】
调研团队兵分多路,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乡村学校和集市商铺,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村民面对面交流。调研发现,当前乡村普通话推广呈现“喜忧并存”的态势: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普通话在电商带货、外出务工、政策宣讲等场景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青年群体学习意愿强烈;另一方面,部分老年人因习惯方言、缺乏学习渠道难以融入,偏远村落的语言资源分布不均,“想说不会说、会说不敢说”的现象仍有存在。而村里的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方言成了主要交流方式,儿童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可能会受其影响。如何让普通话‘走进’家庭、‘扎根’乡村,是推普成员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安全宣传入农户,三防知识记心间】
为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普成员们深入忠县磨子乡竹山村,开展以“防火、防电、防诈骗”为主题的三防知识入户宣传活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为村民们送去实用的安全知识,筑牢乡村安全“防护网”,助力构建平安乡村建设格局。针对农村老人、儿童等群体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推普成员们结合夏季火灾、用电事故高发以及农村诈骗案件的常见类型,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一对一讲解等方式,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搭建了高校服务乡村的桥梁。


推广普通话,既是打通城乡交流“语言壁垒”的桥梁,也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隐形翅膀”。推普成员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更应主动担当,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乡村与世界的纽带,为实现“语言相通、心灵相通”的美好愿景贡献青春力量。重庆移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语润土家·乡音焕彩”团队的推普成员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乡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以专业素养和饱满热情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绚丽绽放。
撰稿:蒋梦晴、蒋世雪
摄影:聂雨涵
编辑:梅瑞佳
复审:史小霞
终核:刘 月
外国语学院“语润土家·乡音焕彩”推普教育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