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之光点亮前行道路
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让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思政课
为深入传承红岩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10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北山书院“红语新声”先锋志愿服务支队组织队员赴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的革命遗址承载着峥嵘记忆,队员们在实景细节中沉浸式感悟红岩精神。

【触摸红岩精神:从雕塑到史料的心灵洗礼】
雕塑人物坚毅的神情、紧握的拳头仿佛突破时空阻隔,将“坚贞不屈、追求真理”的红岩力量直抵人心。有人以镜头定格震撼瞬间,有人提笔记录初遇感悟,更在众人心中刻下对信仰的敬畏,为整场学习奠定厚重基调。


队员们随后走进各大展厅,在实物史料中触摸红岩精神:在“雾都明灯”展厅,泛黄的抗战地图、磨损的公文包、方卓芬缝制的蓝格衣裙,诉说着共产党人的隐蔽智慧,也让队员们读懂中共中央南方局“照亮前路”的使命。

标注“绝密”的统战手稿与史料,还原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在险恶环境中“同流而不合污”的操守;江姐狱中针线包、“坚持就是胜利”纸条前,讲解员讲述其面对酷刑时“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呐喊,不少队员浸润眼眶,真切触摸到革命志士融入骨血的忠诚与刚毅。


电子屏滚动播放新时代青年传承红岩精神的案例:青年宣讲团进社区、学生志愿者重走红岩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标语在灯光下格外醒目。队员们围坐交流,“以后做志愿服务,要把红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要像先辈那样”一句句真切话语,让精神传承具象化。

【户外寻红岩:革命实景研学筑牢信仰根基】
户外寻迹时,队员在黄葛树下聆听饶国模倾家支持革命的故事,查看旧址隐蔽的通讯装置,轻声诵读《沁园春・雪》手稿复制品,于简朴的木桌藤椅间,深切感悟共产党人“苦中守信仰、难中显乐观”的精神底色。


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红语新声”先锋志愿服务支队以“实景研学”让厚重党史变得可看、可感、可学。未来,支队将继续深挖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故事分享、志愿宣讲等更具创新性的形式,让红岩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新活力。
撰稿:宋金羽
摄影:宋金羽
编辑:程梦圆
复审:屠建丽、郭权生
终审:梅瑞佳、刘佳昕
“红语新声”志愿服务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