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外国语学院

【完超活动】螺钿映月白,指尖琢出千年匠意 ——2024级翻译1班2025年完满超级团支部特色活动

螺钿,是流淌在东方美学中的千年匠艺,它以贝壳为料,经裁切、镶嵌、打磨,在器物上绽放流光溢彩。为让非遗技艺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10月22日,04132401团支部在爱莲书院多功能会议室开展“螺钿映月白:指尖琢出千年匠意”非遗制作活动,支部全体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在亲手制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

【匠心筹备,静候开场】

活动前期,团支部通过活动群、公众号提前预热,发布螺钿材料展示图,告知参与者相关注意事项。活动当天,会务组早早到场布置场地,将贝壳片、亮油、胶水、镊子等材料分装成材料包;后勤保障组有序分发活动手册与材料包,手册内详细标注工艺介绍与安全须知,为活动顺利开展做好万全准备。

【匠艺传习,妙解技巧】

活动正式开始后,老师先通过视频展示螺钿制作完整流程,再在现场示范平嵌、浮嵌两种基础镶嵌手法,重点讲解“贝壳片裁切对齐纹样”“胶水用量控制”等关键技巧,反复提醒:“胶水只需涂薄薄一层,避免溢出污染基底;粘贴时力度要轻,防止贝壳碎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贝壳片形状不合怎么办”“胶水粘手如何处理”等问题,老师逐一解答,确保每位参与者掌握制作要点。

【匠作实践,指尖生花】

进入亲手制作环节,同学们与老师组队协作,从挑选纹样开始,一步步投入创作。有的同学小心翼翼用镊子夹取贝壳片,对照纹样慢慢裁切;有的和老师讨论配色搭配,尝试用不同光泽的贝壳片打造层次感;遇到镶嵌不平整的情况,大家互相分享经验或向老师请教调整方法。现场氛围专注而温馨,原本冰冷的贝壳片在指尖的打磨与拼接中,逐渐变成带有独特设计的螺钿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创作者的巧思。

【匠果展示,合影定格】

制作完成后,活动进入作品分享环节。同学们依次展示自己的螺钿作品,讲述设计思路与制作过程中的小插曲:“一开始总把贝壳片裁歪,后来慢慢找到技巧,终于做出满意的纹样。”老师对每件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大家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同时提出优化建议。随后,摄影志愿者为每位参与者拍摄作品特写,记录这份独特的“非遗答卷”。最后,全体人员手持螺钿作品合影留念,笑容与指尖的匠心一同定格,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螺钿工艺体验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基础螺钿制作技巧更搭建起非遗文化与青年群体的沟通桥梁。04132401团支部在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传统技艺在校园中焕发生机,助力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承。



撰稿:晏成瑜

摄影:陈涵

编辑:程梦圆

复审:兰鹰、晏成瑜

终审:刘佳昕、梅瑞佳

外国语学院04132401团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