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是梦想的延伸,文字是灵魂的剧场。智能工程学院学子在历届校园戏剧节的剧本征集大赛上积极参与,运用自己细腻的文笔与丰富的想象力为戏剧节增添了许多色彩。在本届戏剧节剧本征集环节,大家也积极投稿,代表智能工程学院创作了不少优秀剧本。当青春与戏剧相遇,每一个字符都将绽放光芒。我们用笔触构建奇幻世界,让脑洞在聚光灯下生长;书写校园故事的笑与泪,让成长的共鸣穿透舞台;解构经典、重塑想象,让创意突破边界自由翱翔。
剧本征集大赛前期,智能工程学院执行器艺术团在1401展开了剧本征集大会,此次会议召集学院内热爱剧本创作的同学们,为他们阐述了剧本征集方式及要求。此次大赛采用“线上征集、线上评选”的方式,参赛者将作品发往指定邮箱,由执行器艺术团收集并统计之后进行筛选与评定。



本次戏剧节征集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经过线上的重重筛选,最终选出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第十二届校园戏剧节剧本征集大赛获奖名单如下:

22岁大学生林小羽在考研重压下患上抑郁症,表面乖巧的他如同家中鱼缸里混入的塑料鱼,在父母“为你好”的控制与漠视中逐渐窒息。直至好朋友陈雨桐深夜闯入,用童年铁盒里的星空糖与漫画稿叩响心门,小羽终于踏入心理医生陈静的诊室,借沙盘与蜡笔直面象征抑郁症的“情绪黑影”。当父母发现藏匿多年的愧疚纸条与CT胶片,鱼缸的假水草被拆除,真鱼得以喘息。一年后春日,黑影蜕变成樱花间的光灵,小羽的画本上,曾被剪断的痛觉化作振翅的蝶。(节选)
——2024级机械类3班邹昊燃
1937年七七事变后,川军总司令刘湘在南京国防会议上请缨出川,承诺“30万军队、500万壮丁”共赴国难,与唐式遵相约以“日本人的血洗刷内战耻辱”。黄埔军校学生陈执功、易安华等痛斥避战的刘家齐,集体发电报请战。成都少城公园誓师大会上,65岁老人王者成送子王建功出征,以“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的血书明志。
1938年藤县保卫战,川军一二二师总指挥王铭章率三千将士死守孤城,面对日军重兵围剿,援军不至仍拒绝对外透露实情。陈执功、王建功等与敌血战,王建功牺牲前托其转交父亲血书。病榻上的刘湘写下遗书:“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节选)
——2024级机械类(专升本)3班李涛
程序员李子成与自由职业者林晓因生活压力渐生隔阂,二人在咖啡馆坦露对爱情的迷茫:李子成疲于奔命,林晓渴望纯粹情感。与此同时,企业家张木子与心理咨询师王婷婷展开观念交锋,张木子视爱情为事业附属品,王婷婷则强调心灵契合的重要性。当李子成提出分手,林晓痛心质问现实是否真能击溃爱情,二人陷入痛苦挣扎。张木子受王婷婷启发,开始反思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最终,李子成与林晓选择携手直面压力,重拾初心;张木子亦尝试放缓脚步经营感情。众人领悟:爱情无需与时代对抗,只需在现实中找到平衡——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却是抵御虚无的光。故事以秋日重逢与春日誓言收尾,点明唯有珍视本心,方能让爱永不迷茫。(节选)
——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师3班李少龙
响彻的掌声,为每一个用文字筑梦的灵魂而响起!从初绽锋芒的文稿到舞台上的熠熠生辉,我们共同见证了创意破土的力量。自此,校园戏剧节剧本征集大赛在此圆满落下帷幕!
感谢每一位投稿的同学,你们用笔尖丈量青春的广度,让课堂外的月光、走廊尽头的故事,都成为剧中跳动的星火;你们在字里行间藏着对世界的思考,或幽默、或深沉、或天马行空,为校园注入了多元的心跳。愿这份对戏剧的热忱,化作对未来人生的幕布,无论是站在聚光灯下,还是在幕后编织梦想,都能永葆创作的勇气与真诚!
撰稿:郭丁诚
摄图:黄佳敏
编辑:刘佳欣
复审:胡慧敏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