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智能工程学院

【智工“三下乡”】青春筑梦乡村征程,科技赋能振兴通途 ——“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一)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农业科技赋能下乡,2025年7月2日,重庆移通学院“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联合合川区云门街道办事处、棕林村村民委员会开展以“科技助农、科技支教”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原则,通过科技赋能与精准服务,为棕林村注入发展新动力。首日活动在高效协作中成效显著,为后续工作筑牢基础。

见面会:科普规划先行,搭建沟通桥梁

上午,实践团与云门街道办事处、棕林村村民委员会于棕林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见面会。会上,实践团向村民委员会详细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行程安排:后续将开展现代化农耕器械及现代化农业技术的科普活动,以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开设智能手机教学课程,课程内容涵盖移动支付、线上购物等实用功能,同时融入AI反诈知识宣讲,旨在提升村民数字生活的安全感;此外,还为儿童量身打造了猿编程程序设计、盐水电风扇制作、双足机器人操控、迷你无人机、橡皮筋动力飞机等多门趣味课程,以期播撒科技启蒙的种子。

棕林村村民委员会陈晓杨欢迎“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的到来,并强调科技下乡是激活乡村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期望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助推棕林村村民在科技应用方面登上更高台阶,期间全力支持实践团开展相关工作,确保科技应用切实惠及每一户村民,并期待实践团科技助力乡村生活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走访调研:深入乡村场景,洞察科技生态

调研团队通过深入街道、社区及菜市场走访,发现社区居民在智能设备使用上存在明显代际差异。多数老年人未配备智能手机,部分家庭虽有智能设备,但老年成员普遍存在使用障碍,需依赖孙辈等年轻家庭成员协助完成网购、物流查询等基础功能操作。影响老年群体智能设备使用率偏低的因素有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畏难心理;缺乏系统性的使用指导;部分智能应用操作界面复杂,适老化改造不完善。针对上述现象,实践团与棕林村村民委员会携手共进,打好“组合拳”,开展分层培训,推广智能设备适老化应用,逐步提升老年居民的智能设备使用能力,助力其融入数字化生活。

首日活动,是实践团与棕林村双向奔赴的开端。从见面会引发的期待共鸣,到调研中对需求的精准洞察,青春力量正逐步融入乡村科技教育振兴的进程。后续团队将持续以科技为笔触,书写科技教育兴村的精彩篇章,使“三下乡”的青春动力切实转化为乡村科技教育发展的活力引擎。

               

撰稿:“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

摄图:“传播科技新动能,绘就助农新画卷”实践团

编辑:朱红

复审:郭超然、王世耀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