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发挥语言文化和实用技能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7月3日,重庆移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甘家坝康养老院开展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普通话教育与医疗急救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应急救护知识储备。
普通话融合急救知识,携手红十字会妇女共筑安全防线
实践团及钓鱼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动合川区红十字会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以“普通话+医疗急救知识”为主题,在钓鱼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一场实用急救技能培训。红十字会的专业讲师通过生动的实例操作和视频播放详细地讲解了防溺水急救法,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和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方法,小朋友们也在一旁认真地看着,有的还在小声地跟着讲师的讲解重复动作要领。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讲解会中,对于实践团成员来说,掌握这一急救技能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更能在关键时刻救助他人。而用普通话进行讲解和学习,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让急救知识的传播更加准确和高效。


多场景活动并行,推普与关爱老人儿童同步推进
在钓鱼城社区,小老师们面向小朋友开展“普通话+音乐”形式的教学。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背诵医疗急救法顺口溜,并模拟急救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既掌握了急救技能,又提升了普通话表达能力。

在甘家坝康养老院,实践团成员们采用“方言+普通话”双语模式,向老人们推广普通话,开场先全体合唱耳熟能详的《茉莉花》。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与老人一起下象棋、写书法,在互动中拉近距离。一位成员们在书法环节写下“老有所乐”四个字,赠予老人以表祝福。活动最后,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了才艺展示,一首合唱经典老歌《东方红》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们深情的演唱让老人们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不少老人跟着节奏打起了节拍,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此次活动以“普通话推广”为纽带,将急救技能培训与慰问老人深度融合,既解决了孩子们对急救知识普及不足的问题,又通过文化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未来“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将继续探索,将普通话与实用技能继续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撰稿:“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罗晓丹
摄图:“推普兴乡,‘移’路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编辑:朱红
复审:陈林、邵燕丽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