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青春不放假!一批怀抱理想、学识满怀的智工学子返回家乡,他们不再是家乡发展的“旁观者”,而是化身成为建设的“参与者”和“实干家”。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乡情,用智慧服务群众,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书写着别样的暑期答卷,让青春之花在家乡最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

2024级自动化类2班黄渲铭同学在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柏树村村民委员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黄渲铭同学每天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5点,每天总计8小时的工作时长,累计312个时长。实践期间,黄渲铭同学每天将要整理的资料进行打印,并通过笔记的形式,将要事记录,并做出当天的工作汇报。与此同时,她会不定时的给家乡做暑期安全教育科普,做到防火防水,传达安全注意事项。这次实践活动,让黄渲铭同学收获满满,让她对家乡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知道该如何将个人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结合。

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班的王泯骅同学在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张家居委会,围绕社区实际需求,重点参与了“银龄关爱”、“童心守护”、“环境焕新”三大专项行动。在“银龄关爱”行动中,王泯骅同学与3名志愿者组成助老小组,结对帮扶社区8名独居老人,每日协助老人解决生活琐事,并开设“手机小课堂”,累计帮助46位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在“童心守护”行动中,王泯骅同学针对暑期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问题,协助居委会开设“七彩假期”托管班,帮低年级学生听写生字、讲解数学题,为高年级学生解答物理、化学难题。在“环境焕新”行动中,王泯骅同学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整治工作,共清理垃圾12车,协助居委会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300余份,用漫画形式向居民讲解分类标准,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约20%。

2024级车辆工程高本2班的张佳同学前往重庆市永川区星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于7月14日-18日及7月21日-25日共计开展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时长30小时。实践期间,张佳同学主要面向社区内的儿童,通过讲课、辅导做题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10天里,张佳同学累计辅导作业40余次,专题讲解20场,组织互动游戏12次,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效率从最初的每小时3-4页,提升到5-6页,课堂举手提问的次数也翻了一倍。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的林盛同学在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赶场社区居委会开展了暑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共计60个小时。在活动期间,林盛同学积极配合领导人员的指挥,吃苦耐劳,认真工作,获得领导人员的好评。林盛同学也表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家乡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林盛同学也意识到自己在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未来,也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方式,为家乡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返家乡”社会实践虽已结束,但于同学们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实践中发现的基层治理新思路、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为同学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也深信,这次深入基层的淬炼,必将为同学们未来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祖国奠定最坚实的基石。
撰稿: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摄图:黄渲铭、王泯骅、张佳、林盛
编辑:朱红
复审:陈林、郭超然
终核:王辉明
(智能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