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三下乡”】|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软塑回收记

为了将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带到乡村,秀色茶乡护苗队的志愿者们走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溶镇,以绿色乡村建设为主,围绕软塑回收开展环保行动,为当地生态守护出实招。

峨溶镇是渝湘两省(市)三县、六乡镇的结合部,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康养小镇,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但随着游客渐多,散落的软塑垃圾(如食品袋、包装膜等质地柔软的塑料废弃物)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在降解过程中释放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我们不止想清一片地,更想让绿色种子从此扎根人心。

活动伊始,团队在峨溶镇核心区域设立展台,发起“软塑回收·绿色兑换”行动,鼓励居民和游客收集散落的清洁软塑垃圾,依据既定规则兑换实用生活物资,并将收集到的废弃物统一运送至具备资质的专业回收站点进行规范化处理。同时,团队开展了“认识软塑·循环有道”科普宣讲,通过展板、手册与讲解,系统普及软塑的种类、危害和其科学回收链条知识。此外,团队专程走访慰问了景区一线旅游服务工作人员,在“致敬守护者·共倡环保行”慰问宣讲中,感谢其辛勤付出的同时,针对性地宣讲了软塑垃圾对景区环境的危害及正确处理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服务中积极引导游客践行环保理念,共同守护乡镇旅游胜地的绿水青山。

活动现场,大家热情高涨,手持垃圾袋穿梭在峨溶镇的大街小巷,认真清理着每一个角落的软塑垃圾。志愿者们也积极引导大家树立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这场环保比赛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软塑垃圾的收集工作中,有效提高了软塑垃圾的回收率,减少了软塑垃圾在自然环境中的暴露量,从源头遏制了其对气候的潜在负面影响。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将收集到的所有软塑废弃物统一运送至回收站点进行规范化处理。

此次环保实践活动,为峨溶镇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减少了软塑垃圾在环境中的积累,降低了其降解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环保理念的传播,让更多人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从日常消费、垃圾处理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间接为气候保护贡献力量。未来,秀色茶乡护苗队的志愿者们将继续参与到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关注乡村绿色发展,积极探索更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Movers4Climate项目介绍:

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于2024年共同发起,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旗舰项目“赋能青年参与气候行动平台”(YECAP)在华的官方青年绿色乡村教育实践项目,旨在通过传授青年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知识,提高青年人气候素养,鼓励青年人通过支教的形式到乡村开展“绿色课堂”,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环保教育,关注乡村绿色发展,弥合乡村可持续发展教育鸿沟,确保不让任何一个青少年掉队。



撰稿:幸泓杉、李湘湘

摄影:谭丽丽、田会萍

编辑:蔡涛

复审:单建琴

终核:吕海军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