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綦江校区 / 社团活动 / 正文

【社团活动】幸福匿于平凡处,点滴绽于细微间——“3.20”幸福心理体验周活动圆满结束

为响应联合国“国际幸福日”倡议,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方针,2025年3月19日至28日,由重庆移通学院学生处主办、完满人格心理社承办的“3.20”幸福心理体验周活动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本次活动以“幸福”为核心,通过互动体验、心理团辅、艺术表达等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参与者了解心理学知识,普及幸福教育理念。

“嘿,我的幸福 SSR 碎片” 幸福文化共享站活动率先在丁山书院“心跃·智启生涯坊”心理空间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设计别出心裁,将幸福具象为“SSR碎片”,从电影、音乐、美食等多个维度,引导参与者在收集碎片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在电影碎片环节,同学们齐聚一堂观看幸福主题电影。影片中,温馨感人的情节不断涌现,或是家人间的默默守护,或是朋友间的相互支持,让同学们沉浸其中。电影落幕,大家不禁感叹:原来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它一直在我们身边静静等待着被发现。该活动以视觉体验引发同学们对幸福的回忆,以沙龙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思考幸福的内涵,激发积极情绪,增强体验感,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业中停下来,观察细微处的温暖与美好。

与此同时,音乐碎片活动也热闹非凡。同学们纷纷拿起手卡,写下令自己感到幸福的歌曲和与之相关的故事。有同学提到,最喜欢《晴天》这首歌,每次听到就会想起高中时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那时候无忧无虑,充满了青春的美好。随后,主持人以电台分享的形式,播放大家收集到的歌曲。当熟悉的音乐响起时,音乐提供者就在一旁讲述这首歌带给自己的幸福故事。该活动从听觉的角度帮助同学们在音乐与故事的交织中感受幸福,实现情感表达与情绪共鸣,提供一个幸福文化交流与共享的平台。

美食碎片区引导同学们体验“酸甜淡辣”。同学们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分享与之相关的幸福时刻。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她最喜欢吃的是火锅,每次和家人一起吃火锅,热热闹闹的,让她觉得特别幸福。说着,她将写有“火锅”的便利贴贴在了红色区域。在这个活动中,食物成为了情感交流的纽带,通过以味觉为线索,分享食物的故事与点滴,参与者不仅是在讲述自己爱吃的美食,更是在向他人传递一种关于幸福的理解与如何获得幸福感。

在幸福的探索环节中,心理中心的李老师和窦老师在现场为同学们进行完满人格解牌分析,带领同学们进行人格探秘,九型人格的测试与解读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本次活动为九种人格类型都制作了适配的“小确幸”清单,同学们在分析过程中不时发出“有点准,这点是挺像我的”,表达了对九型人格理论的认同,在解牌之余,老师们也关心着同学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人格类型,尝试清单上的建议,探索独属于自己的幸福方式,合理应对压力,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关怀能力和行动力。如,针对1号完美型,清单建议他们整理书桌、归置文具;2号助人型,匿名写一张感谢便签,6号忠诚型,制作“Plan B”应急包等等……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三级心理之家手抄报展。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展示了同学们在宿舍、班级以及学习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分享了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手抄报采取多种的表达方式,如,碎裂的镜面、剪贴画、漫画分镜等。同学们不由得驻足观看,从中汲取应对困难的力量。作为这个手抄报展的延续,在319日至28日的“幸福同频,綦享芳华”三级心理之家建设成果的比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此次“3.20”幸福心理体验周活动,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幸福的内涵,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在校园内营造了浓愈的幸福氛围,让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在活动中收获的幸福感悟融入日常生活,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未来心理中心将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助力师生持续提升幸福感,共同打造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




撰稿:完满人格心理社 宋洪瑶 窦乔瀚

摄图:完满人格心理社 黄家艳 贺洁 彭晓伟 陆静怡

编辑/初审:谭思雨

复审:吴佳钰

终核:王自鑫

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