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綦江校区 / 志愿服务 / 正文

暑期三下乡|43.62万善款,重铸幸福之路——淬炼·国际商学院“幸福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day6

一块功德碑,默默矗立在鸡尾山地质公园前。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记录着一段关于鸡尾山的故事。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今鸡尾山地质公园的发展理念,幸福家成员们于2023年7月9日前往幸福村鸡尾山地质公园,了解这段功德碑上的故事和鸡尾山地质公园的历史。


以史为鉴  负重自强

在与幸福村徐书记的交谈中幸福家的成员们了解到鸡尾山以前是一座宝山,山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煤等矿产,因山的形状像鸡的尾部而得名。但由于开采铁矿和鸡尾山本身的层状石灰岩地质结构因长期的降雨渗流和岩溶作用使软层强度弱化、裂隙带扩大,导致山体垮塌。同时,因山体垮塌,垮塌体800万立方米,填满了铁匠沟,并在上端形成了20余亩水面的堰塞湖。


为了详细了解鸡尾山的地段地貌,同时牢记鸡尾山地质公园的历史,幸福家的成员们选择徒步的方式上山。盘旋的上山公路,两边是茂密的丛林,幸福家成员们来到最后一个山弯,在这里见到了那块密密麻麻的功德碑。上面为我们介绍了鸡尾山山体崩塌之后,公路因施工难度大,五年来无人修缮,严重影响了周边村民出行和乡村经济发展。最后乡党委和政府集结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善款43.62万,重新修缮鸡尾山公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缅怀逝者  重铸幸福

穿过最后一个山弯,幸福家的成员们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巨大的石块散落在公路两旁,没有植被的覆盖,巨石裸露在山坳之间,800多万方巨石下面,是铁匠沟被深埋的记忆。幸福家的成员们继续向前,抵达堰塞湖,这一片碧绿的湖泊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站在湖边,远处山顶上的风车清晰可见,幸福家的成员们围绕堰塞湖进行考察和记录。

幸福家的成员们继续向山上前进,来到鸡尾山地质灾害纪念廊,在长廊里,写满了关于鸡尾山山体崩塌的全部内容和山地崩塌的自救措施。幸福家的成员们仔细阅读,了解这段悲烈的历史。随后幸福家的成员们来到6.5武隆鸡尾山山体崩塌遇难同胞纪念台。幸福家的全体成员们放下行囊,摘下帽子,站立在纪念台前,低头进行一分钟的集体默哀,每一位成员都带着虔诚的心,哀悼遇难同胞、愿逝者安息。鸡尾山的风吹过幸福家成员的头发,带来泥土和植物的芬芳,鸡尾山的生态循环正在慢慢恢复。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驻足在巨石阵中,敬畏感由然而生,震撼犹存。屹立在纪念广场中央的石碑,一遍遍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回程路上幸福家的成员们再次停留在这块功德碑的面前,再次看着碑上的文字,无声的文字此刻却带给幸福家成员们巨大的震撼。鸡尾山山体崩塌,压垮的不仅是村民,更是美丽乡村的建设之路。43.62万的善款,修缮的不仅是路,也是人心,更是幸福村的经济之路、生态之路、美丽之路。




(撰稿:陈颖 拍摄:张思静、陈应芳、陈丹、任盈盈)

淬炼·国际商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