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远景学院“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队前往綦江永城镇开展回访工作。在此次回访工作中,团队与中华村相关负责人及永城镇人民政府就乡村环境治理、特色产业帮扶及长效服务机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推动校地协作从短期服务转向长期共建。这既是对“三下乡”活动情谊的延续,更聚焦村域发展需求,构建校地协作新范式,共同为乡村发展蓝图注入持久动能。
回访中华村:村校联动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
此前双方合作共建期间,团队成员对环境整洁程度进行整体评估,切实有效帮扶了中华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此次回访进一步升华了这项基础工作,通过搭建村校联动机制,将乡村卫生活动纳入乡村环境治理体系。同时,结合红色文化宣传,大力倡导“爱护环境、共建家园”理念,让环境治理意识深入人心,助力中华村环境从“一时美” 迈向“持久美”。

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议题中,针对李书记所在村庄的“凤冠橘”产业资源,团队提出“云端兴橘,赋能乡村”合作方案。在后续合作实践中,团队可结合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优势,提供自媒体电商运营知识支持,协助搭建标准化直播间;李杰书记回应:将协调村内场地、凤冠橘产业资源等平台条件,为团队成员提供实践场景。这种模式不仅能帮助中华村拓宽凤冠橘销售渠道,提升产业收益,更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助农场景中检验所学,实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校地共赢的良好局面。

在民生服务板块,双方也进一步提出系列持续性、常态化服务计划:一是每逢传统节日或村级文艺晚会,组织团队成员协助活动开展;二是针对村内留守儿童及独居老人群体,定期开展爱心餐制作等关爱服务,并且在民生服务中持续传播红色文化与正能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


携手永城镇人民政府:共谱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新篇章
此次回访及前期 “三下乡” 活动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永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大力支持,其在活动对接、资源协调、落地保障等环节的扎实工作,为各项任务高效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此,“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队向永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未来,团队期待与永城镇人民政府的深化合作:传统节日期间共办特色民俗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在王良中学开展红色宣讲、党史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团队将通过这些举措,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为永城镇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队此次綦江永城镇“三下乡”回访,以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原则及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体系为指引,对校地长效合作方向提出展望。未来,双方将以红色文化为纽带,通过乡村环境治理、数字化营销赋能、精细化民生关怀服务等举措,推动高校优质资源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中焕活,也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情谊,助力乡村振兴。

撰稿:邓贻心
摄影:徐伟桓,李鸿鑫
远景学院“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队供稿
指导老师:李璐、高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