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135期|全生异科】北方大烩菜,来一道同学的家乡味!劳动教育篇——记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异科导师活动

《平凡的世界》里这样写道:“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为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于11月6日晚上8点,数字媒体技术3班在綦河书院二号楼小厨·共享厨房举办了团建活动。



态度:学会享受劳动的过程

首先,李稼薪和刘扬同学为我们生动有趣的讲解了一道家乡菜——北方大烩菜,首先处理好所有的配菜,其次把油加热,油热后下入葱花、八角、干辣椒段炒香,接着处理所有配菜,最后加入适量盐、老抽、生抽调味,盖上锅盖炖煮10分钟。加入适量水淀粉勾芡,大火把汤汁收黏稠,让汤汁紧紧地包裹在食材表面即即可。其他同学们也积极做着备菜的系列工作,在劳动中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希望借此,让大家明白,劳动的意义更体现在它给我们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上,在这些财富中最宝贵的,是劳动能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教师把知识传授给莘莘学子,从而使自己成为传承人类知识文化的搬运者;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从而使自己成为为善人间的白衣天使;作家把智慧诉诸文字,从而使自己成为人类精神食粮的创造者……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体现出个人价值,而这些价值才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规划:提前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最后,同学们纷纷围绕“假期里的收获”“新学期的小愿望”等话题讲述自己的故事,有的人在假期里学习到了新的技能、结交了新朋友,也有人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大家静静聆听着,不时报以掌声或鼓励的眼神……



马慈老师给予了同学们最美好的祝愿,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开放心态,勇敢尝试新事物,把理想中的目标变为现实,取得全新的进步。在沟通交流中加强师生联系,形成了一种家人似的陪伴感和朋友式的答疑解惑,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能够更加有效引导同学们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充分发挥全生异科导师“知心朋友、成长伙伴、人生导师”的育人角色,实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全方位培育,通过共膳的形式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师生友谊,促进共同成长。

图:张明航

文:梁仪娴

指导老师:马慈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