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148期|全生异科】规划人生是创造奇迹的法宝——记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异科导师活动

莎士比亚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人才争夺战中一重要利器。本次为35名异科导师同学集体参与听授和讨论的异科导师活动,刘老师围绕登瀛杯比赛——人生规划书如何规划个人人生、如何书写人生规划等问题展开活动。此次活动意在让学生们对未来人生进行自主规划,并发掘和思考未来潜在的问题,而异科导师则在活动中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从而起到对同学们生涯规划的引导作用。

刘老师说道在专业与工作规划选择方面可参考学校实行的政策,并详细解释了学校政策施行对同学们的帮助。学校融合各学科教育,启动的全生异科导师,特地将不同专业的导师和学生交叉配比,通过全校教职工参与、大学四年全程陪伴,让学生在精通本专业学科外,能够与导师同学多联系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不同学科的知识领域中进行常态化沟通,拓宽眼界练就思维,激发学生多样化发展潜力,在交叉融合中成为未来社会中间力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刘老师呼吁同学们在书写规划书时不要局限于本专业学习的知识,要发散思维,将专业的“技术”与其他学科、异科导师、甚至触碰到的任意事物的“艺术”结合并转化成完美贴合自身品格、性格、爱好的规划方向和工作选择。

伴着异科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两个小时悄悄流过,本次“异科见面会”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使得同学们对本次比赛的规则和人生规划书的书写方式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同学们也对今后的异科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师生如鱼,其行动如游泳,老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大鱼在前导,小鱼在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导师和学生在融合发展中相互促进、相互成长。异科导师强调以导师为单位的学生团队,阵地化常态化高频的互动交流,让师生在活动、项目、对话中相互了解,构建善思悦纳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健全教师学生生活。最后希望同学们对自己的今后人生早规划,多思考,更憧憬;为父母,为老师,为国家递上一份引以为傲的答卷。




图:周顺利

文:李斐然

指导老师:刘亭宇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