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24 日,大数据学院数字媒体技术 5 班于南江书院共享厨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完满超级团支部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共迎暖冬,情暖冬至”为主题,旨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同学们带来了满满的温暖与欢乐,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冬天吃饺子,寓意着驱寒保暖、团圆美满。数字媒体技术 5 班的同学们选择在冬至即将来临之际举办包饺子活动,正是希望通过亲身体验这一传统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班委们便积极承担筹备的重任。他们深知食材的新鲜与优质对于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于是早早地奔赴菜市场。菜市场里,喧闹嘈杂,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材。班委们穿梭其中,认真地挑选着每一样食材,从新鲜的猪肉、翠绿的蔬菜到各种调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他们双手挂满了大包小包食材,但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些食材不仅仅是包饺子的原料,更是同学们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基础。

当班委们带着食材回到共享厨房时,同学们早已满怀期待地等候在那里。大家迅速围坐在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前,一场热闹非凡且意义深远的包饺子活动盛大拉开了帷幕。同学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对此次活动的憧憬与期待。

活动现场,同学们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展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合作精神。调馅的同学们堪称“调味大师”,他们专注地调配着馅料,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认真与专注。平日里默默地陈希同学,此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调味世界”里。他仔细地拿捏着盐和糖的比例,嘴里还时不时小声嘀咕着:“盐再少点,生抽多来点。”随后,他又巧妙地融入了秘制香料,再倒入山西同学特地带的老陈醋。馅料的鲜香被瞬间激活,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厨房,勾得人馋虫大动。

而负责包饺子的同学们更是发挥着无限的创意,将小小的饺子包成了形状各异、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有的饺子犹如弯弯的月牙,优美而精致,仿佛在诉说着夜空中的宁静与美好;有的宛如饱满的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寄托着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还有的仿佛可爱的小老鼠,灵动而俏皮,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氛围。邓翔同学与段俊豪同学,平时看起来比较粗枝大叶,但在厨艺上却是细心的暖男。他们手法娴熟地包着饺子,每一个褶皱都饱含着对同学们的关爱与用心。大家一边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一边热情地交流着彼此的经验和心得,欢声笑语在厨房里此起彼伏,汇成了一首温馨和谐的交响曲。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盘盘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饺子终于新鲜出锅。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尝着自己亲手包制的饺子。那一口口饱含着自己辛勤付出和团队合作的美味,让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灿烂笑容。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温暖了大家的胃,更深深温暖了大家的心。每一个饺子都仿佛是一颗传递着温暖与情谊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彼此之间的情谊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愈发深厚。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美食制作体验,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班级凝聚力建设之旅。通过共同参与包饺子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彼此,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友谊。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小困难,如馅料调配的比例问题、饺子包法的技巧掌握等。这些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强。同时,本活动也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让同学们有机会停下匆忙的脚步,亲身去体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挑选食材时对传统食材的认知,到包饺子过程中对传统习俗的遵循,再到品尝饺子时对团圆寓意的感悟,每一个环节都让传统文化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数字媒体技术 5 班的同学们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团结友爱,携手共同创造出更多充满美好与温暖的回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将以团队的力量去面对各种挑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而这次“共迎暖冬,情暖冬至”包饺子活动,也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一段难忘的、熠熠生辉的美好记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温暖与情谊永远在心中流淌。

撰稿人/李嘉
摄影/赵宇春
指导老师/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