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跨学院互动,增进师生情谊,2025年11月15日,大数据学院谢国庆异科导师团队与远景学院曹沙沙团队在书院共享厨房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暖冬饺香”交流活动。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备料、包饺子、话成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交流。

活动一开始,便没有严格的主客之分与师生之别。大数据学院与远景学院的同学们陆续抵达现场,与老师们一同投入到准备工作之中。清洗蔬菜、处理肉馅……原本可能略显陌生的空间,在共同的劳动中迅速升温,充满了“家”的温馨气息。老师们不再是讲台上的传授者,而是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与身边亲切的学长学姐。

当一切准备就绪,大家自然而然地围站在案板前,进入了包饺子的核心环节。没有事先的分组,没有固定的搭档,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节奏,或专注于填馅塑形,或潜心于捏合创造。面对馅料咸淡的把握,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则会提出“标准化”建议,引发一阵友好的讨论与尝试。案板之间,人员流动,交流不息。话题从饺子的形状,延伸到各自的家乡习俗、课程中的趣事、未来的职业构想,甚至是最近读到的一本好书、看到的一部热映电影。

整个过程中,没有刻意的破冰游戏,但共同的劳动像一种无形的纽带,将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手中的饺子从形态各异到渐入佳境,彼此间的对话也从礼貌性的问候,深入到对学科认知、个人兴趣乃至生活感悟的分享。郭怡晴感慨道:“这种完全没有压力的环境太棒了!和谢老师一起调馅时聊到的话题,以及和远景学院新朋友关于一部文学作品的不同解读,都让我觉得视野一下子打开了。”李俊澄补充说:“大家一起动手,好像瞬间就熟悉起来了,这种交流比任何正式的联谊都来得自然和深刻。”

本次活动是大数据学院与远景学院在探索异科融合、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温馨而成功的实践。它通过回归生活本真的活动形式,巧妙地消融了学院与学科的隐形壁垒,让交流在真实的协作与共享中自然发生。饺香虽会散去,但共同劳作中建立的默契、自由交谈中迸发的灵感、以及那份如家人般的温暖情谊,必将长久留存于每位参与者的心中,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与个人成长播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摄图:曹沙沙、谢国庆
攥稿:曹沙沙、谢国庆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