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在端午佳节与儿童节的双重喜悦中,计算机学院“綦”欢团,艺疗“育”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联合主办的“粽夏童乐会——双节游园奇遇记”活动在万兴小学热闹开展。本次活动以“六艺-双童趣”为主题,通过创新摊位游戏、文化体验与互动挑战,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场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盛宴。

传统六艺焕新彩,童趣互动乐翻天
活动开始之前,志愿者首先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由来以及儿童节对小朋友的祝福,并讲解了此次游园会的规则,孩子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起来。随着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各就各位,带领小朋友前往各个摊位游玩。

活动紧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髓,设计了十大主题摊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巧妙融合。在“礼·童趣纸杯叠”摊位,孩子们在10秒内挑战叠杯速度,锻炼手眼协调;

“乐·粽香歌声扬”中,《过端午》《数鸭子》等歌曲轮番唱响,童声嘹亮;“射·巧手筷夺珠”考验专注力,孩子们用筷子夹弹珠,欢笑声此起彼伏;“御·驾驭积存木”则让积木拼接成为团队协作的舞台。此外,“书·端午诗词写”摊位墨香四溢,孩子们提笔临摹《端午即事》等诗词;“数·粽子谜算题”摊位则通过趣味数学题,激发逻辑思维。





除传统六艺外,“欢乐抢椅‘趣’”“两人三足‘趣’”等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抢椅游戏中灵活应变,在两人三足中默契配合,既收获了奖品,更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志愿者还通过“礼承端午‘童’”摊位讲解拱手礼、端午习俗,并指导孩子们编织香囊、五彩绳,让传统文化在指尖传承。

志愿结对显温情,文化传承润童心
大学生志愿者全程陪伴留守儿童,从游戏指导到文化讲解,用耐心与热情搭建起关爱桥梁。孩子们手持集章卡穿梭于摊位间,每完成一项挑战即可盖章积分,最终凭印章数量兑换精美礼品。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节日礼物,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方协作筑匠心,文化根脉续新篇
"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端午节要行拱手礼,还学会了编香囊!" 一名参与活动的儿童展示着手中的五彩绳兴奋地说。这次活动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更在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之间搭建起文化传承的桥梁。

粽香飘千里,童乐忆初心
活动筹备历时半月,“綦”欢团,艺疗“育”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精心策划,从物料采购到场地布置,从志愿者培训到安全预案,均力求细致周全。万兴小学与“綦”欢团,艺疗“育”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合作,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回收可重复利用物资,清理场地,并对活动效果进行全面总结,为后续文化育人活动积累经验。这场双节奇遇不仅为留守儿童留下了欢乐的文化记忆,更以青春力量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未来,两校将继续深化合作,让更多孩子在文化滋养中茁壮成长。

撰稿:唐琮翔 贾泽文
供图:刘 卓 李沙蔓
编辑:刘云碧
初审:李钊宇
复审:田秋雨
终审:周靖鱼
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