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志愿】触笔生花,画出华夏——“传承+志愿”新模式赏鉴中国历代绘画

美育,不止“美”的追求过程,更是“育”的实现过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绘画艺术,推进青年美育文化建设,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与爱国精神。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特开展“彩境时光·艺术之旅”志愿绘画宣讲专题活动。

2024年3月20日,玉棠书院Talk King演讲中心,志愿者赵欣雅开始了中国古代绘画发展脉络宣讲。讲解过程中着重于《百美图》《千里江山图》,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各时各代不同绘画作品的迥异风格。

除了各时代绘画风格,志愿者还额外拓展了三种中国绘画风格的绘画特色。人物画以“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两词著称,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山水画着情于“山川风月,本无常主。”中国人以诗言志,却在画中流露真性情,对山水画寄予了丰富的情感。花鸟画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将自然界的动植物作为绘画对象,生动传神。

活动最后,参与者们进行绘画作品交流点评,互相鼓励积极分享心得体会。现场气氛热火朝天,各类观点别出心裁。

志愿者赵欣雅表示“在看到《千里江山图》的第一眼,我便决定要将这幅画的美妙之处传递给大家,它不仅仅有独特的色彩语言,还有作者在构图和透视上有着的属于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构图上采用长卷式构图,以视线游走的方式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山水、树木等景物;在透视上体现了传统绘画之中的散点透视,这幅画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将远景、中景和近景结合的恰到好处,而且运用了多个透视点,每个点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如果把每个透视点单独欣赏,会发现这些局部的画作都可以单独成画,但是把每个点相连又形成了一幅前后呼应的巨幅之作,在平邑的视线之中保持了画面的连贯美感,也给欣赏者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绘画是文化的展现,文化又是历史的展现”,通过学习感受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探索其背后的故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千载魅力,加强对中华古代绘画的了解,为美育教育提供一份助力。通过宣讲活动,希望能够让广大青年深入了解并且能够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博大精深。

本次活动也是绘墨传承志愿宣讲团入选2023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来的二次亮相。

下一步,绘墨传承志愿宣讲团将携手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持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积极探索,以志愿宣讲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志愿与传承碰撞的火光点亮推动,推动确保宣讲活动常态化开展,再上新台阶。

撰稿:李英绮

拍摄:江安然、谢子涵

初审:罗惠宇

二审:周雨欣老师、车秦艳老师

(供稿:青年志愿者协会)

终审: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