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跨学科实践融合,古剑书院于4月13日举办的“春日采茶”主题活动。活动由信息安全学院异科导师廖炳屹带领23级软件工程15班学生,与古剑书院师生共同参与,通过采茶实践、茶文化品鉴与制茶工艺学习,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堂。
沉浸体验:从茶园到茶席的全流程实践
上午9时,师生乘坐大巴抵达永新镇茶山茶园。活动伊始,茶艺专家徐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采茶第一课”,详细讲解采茶手法与注意事项,并现场介绍绿茶、安吉白茶、黄金叶等茶树品种的种植特点。随后,学生们分组进入茶园,以“一芽一叶”的标准手法进行采摘实践。翠绿茶园中,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化身“采茶工”,在协作中感受劳动细节的严谨与自然馈赠的珍贵。


10时30分,采茶环节结束,各组学生将收获的茶叶集中称量,最终评选出“最佳采茶小组”。茶艺师随即为师生奉上茉莉花茶、绿茶与红茶,结合品鉴环节讲解不同茶类的健康功效。软件工程15班的黄云攀感叹:“亲手采摘的茶叶经过冲泡,仿佛代码‘跑通’一样有成就感!”
在制茶车间,师生近距离观摩了茶叶杀青、揉捻、发酵等工艺,部分学生还尝试参与实操。古剑书院制茶师傅表示:“现在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专注和创新思维,为制茶技术改良提供了新视角。”



跨界融合:劳动教育与学科思维的碰撞
不仅是劳动实践,更是一次跨学科教育的创新尝试。信息安全学院异科导师廖炳屹指出:“软件工程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而采茶制茶需要细致观察与耐心协作,这种结合能让学生跳出代码世界,在实践中理解‘知行合一’的意义。”


此次春日采茶活动以茶为媒,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价值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搭建起跨学科协作的实践平台,增强了学生在“五育并举”下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高校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生动范例。
信息安全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