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广大青年:“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当课堂知识挣脱书本的束缚,在熟悉的乡土上生根发芽;当青春的热忱跨越校园的围墙,与基层最真实的需求紧紧相拥——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的五位学子,正用行动诠释着成长的另一种可能。他们以“小我”为笔,以家乡为卷,把“返家乡”的初心,写成了“在家乡”的坚守、“建家乡”的担当,让青春在服务的土壤里,生长出最动人的模样。
山间课堂:以心育心,点亮童心星河
罗凤雪同学走进重庆市酉阳县南腰界镇闹溪村,为留守儿童开设为期30天的课业辅导班。她用耐心把难题拆解,用故事点燃学习兴趣,帮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到航向;还在课余时间组织环保行动,与村民一起清理垃圾,宣讲分类知识。罗凤雪同学感叹道:“曾经我以为改变世界很遥远,现在才发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带来改变。”


助学微光:一纸承诺,铺就逐梦长桥
郭继宇同学在2025年7月16日进入云阳县资助中心担任助学贷款助理。每天清晨提前到岗,将申请表、身份核对清单、合同范本按序号排列;高峰期日均协助办理 50 余笔助学贷款申请,最晚加班至晚上八点,只为让远道而来的学生当日完成贷款手续。信息核对、条款讲解、材料补正,每个细节都关乎一个家庭求学的希望。他说:“当看到农村学子拿到受理证明时眼里的光,我忽然明白——我们的工作是在为梦想铺路。”


社区防线:步履不停,筑牢平安基石
7 月 24 日至 7 月 30 日,梁艺同学在泸县团结社区开展“安全家园”志愿服务。她走街串巷发放《家庭消防安全手册》,用通俗语言讲解隐患与逃生技巧;早晚高峰手持引导旗疏导交通,劝导逆行、占道等不文明行为;协助规范临时摊点,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一周的奔走,让她切身体会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不易,也读懂了社区工作者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暖阳拂鬓:以爱相伴,传承孝亲温度
吴瑞同学与其他志愿者走进麻柳敬老院、杨柳社区,开展为期 7 天的“暖阳行动”。敬老院中,25 位老人品尝着志愿者亲手烹制的营养餐,房间被擦得窗明几净;社区里,50 户居民累计20 余条民生诉求被逐条记录,3 条主干道垃圾清零,200斤垃圾被正确分类并妥善处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志愿者在陪伴中体悟孝亲真谛,在行动中涵养社会担当。

餐馆课堂:方寸之间,淬炼成长锋芒
陆鑫同学在重庆市梁平区“君临香锅”餐馆开展为期 15 天的实践。从接待顾客、点餐传菜到打扫卫生,在琐碎服务中逐渐褪去生涩。“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时间站立的辛劳让他读懂父母养家的不易,与顾客的朝夕相处锤炼出从容沟通的能力,岗位责任更教会他事事尽心。这份汗水浇灌的成长,让他为人生行囊装满了脚踏实地的力量。

基层的泥土,浸润着最鲜活的成长;群众的期盼,指引着最坚定的方向。信息安全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正带着乡野间的烟火气、服务中的赤诚心、实践里的真本领,继续以躬行实践的姿态,让青春的 “小我” 融入家乡发展的 “大我”。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歇 —— 在田埂上播撒知识的种子,在街巷间守护平安的灯火,在屋檐下传递敬老的温暖,在生活里锤炼担当的筋骨。这不是终点,而是青春与家乡双向奔赴的新起点,他们终将用持续的行动证明:当代青年的成长,从来都与家乡的振兴同频共振,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

撰稿:张雪燕 喻极豪
摄图:罗凤雪 郭继宇 梁 艺 吴 瑞 陆 鑫
初审:杨一帆 周天豪
复审:王兰馨 肖 琳
终审:尹金维
(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