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信息安全学院朱珂漫导师线上组织了“以书为舟,共话成长”的暑期阅读分享会。2022级软件工程17、18班的同学们齐聚云端,共同聆听三位分享者凌侨康、石诗羽、谭凤洁同学对三本经典书籍的深度解读。朱珂漫导师在活动尾声进行总结发言,为即将步入大四的同学们送上成长寄语。

凌侨康同学以《马云与阿里巴巴:改变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系统梳理了阿里巴巴从湖畔花园创业到全球电商巨头的蜕变历程。凌侨康同学特别提到,马云提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不仅是商业战略的起点,更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书中最打动凌侨康同学的是马云面对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坚持,这种长期主义思维对当代青年极具启示意义。凌侨康还结合自身经历,反思了创业过程中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

石诗羽同学聚焦《雷军传》,以“顺势而为的极致践行者”为切入点,解析了雷军从金山软件到小米科技的转型之路。石诗羽同学通过对比雷军在PC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选择,提炼出“风口理论”的现实价值,雷军的成功不仅是技术驱动,更是对时代趋势的精准把握。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需要培养对行业变革的敏感度。此外,石诗羽同学还分享了书中关于“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认为这一方法论对个人能力提升同样适用。

谭凤洁同学则以《张一鸣:让字节跳动的创业哲学》为蓝本,深入剖析了字节跳动“Context not Control”的管理模式与算法驱动的创新逻辑。谭凤洁同学指出,张一鸣“延迟满足感”的价值观对其决策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谭凤洁还结合AI时代背景,探讨了字节跳动全球化布局的启示,启示同学们要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

朱珂漫导师最后对三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凌侨康同学展现了宏观视野,石诗羽同学体现了思辨深度,谭凤洁同学则凸显了前瞻性思考。朱珂漫导师进一步指出,阅读商业领袖传记的价值不仅在于了解成功路径,更在于学习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思维模式。
针对即将开启的大四学年,朱珂漫导师寄语同学们,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转折点。希望同学们既能保持阅读的广度,持续从商业经典中汲取养分,也要增强行动的力度,在实习、竞赛或创业中验证所学。朱珂漫导师特别强调,在AI技术重塑职业格局的当下,人文素养与商业洞察的结合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撰稿:朱珂漫
摄图:凌侨康、石诗羽、谭凤洁
编辑:朱珂漫
复审:罗美琪
终审:郑慧娟
信息安全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