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学生骨干解决在志愿工作中遇到的“认证标准模糊、申报流程不清晰”等问题,让他们掌握志愿活动认证标准与流程,2025年11月13日,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观云书院冬至·多媒体教室开展“明志愿认证之界·守服务规范之责”花果培训基础班第二期活动。


案例破题:厘清认证边界
志愿者以“何种志愿活动可获得认可?”为切入点,通过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阐释可认证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条件,清晰划分认证与非认证的范围。

互动辨析:学会认证判断
志愿者设置多个情景案例,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该活动是否可以认证及其原因”,并邀请各组代表分享结论。志愿者结合认证标准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让同学们进一步把握认证活动的边界与常见误区,增强实操能力。


流程精讲:掌握申报要点
志愿者系统梳理了可认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判断维度与完整申报流程,重点说明了关键审批环节和材料提交要求,并标注了学分对应的时长标准以及常见驳回原因,帮助学员快速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

辨明边界,让志愿奉献有章可循;筑牢规范,让服务价值有据可依。本次培训为大家理清了志愿活动的认证逻辑,希望后续各班级可以有序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让每一份真诚的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记录。

撰写:周相邑 谭 婧
拍摄:吕星辉
初审:杨一帆 徐小迪
复审:王兰馨 肖 琳
终审:唐铭怿 吴燕凤
(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