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故事里,荣誉是果,坚持与热爱才是因
他用镜头定格瞬间,更用行动诠释了青春最美的模样
——永远好奇,永远在路上!
张毓宽,共青团员,现任大健康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副书记,綦江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持有AOPA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曾任綦江校区学生新闻中心影像部部长。

在校期间荣获2023年度品牌营销与新闻工作“优秀通讯兵”、重庆大学生第一届商业策划挑战赛最佳创业奖、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重庆市市赛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最佳创业奖、2024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能力大赛校内选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以光影捕捉初心的温度
2022年初入大学时,张毓宽与大多数新生一样充满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校园墙上看到摄影社团的招新海报,尽管已经错过面试时间,但凭借真诚打动了当时的部长,获得了宝贵的补试机会。面对三位部长的严格考核,这个对摄影和摄像基础概念都分不清的新生,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热情。

“当时连摄影和摄像的区别都不清楚,还被部长严厉批评过。”回忆起大一时的青涩,张毓宽笑着说。但正是部长的耐心指导,为他打开了光影世界的大门。从了解相机三要素到入门剪辑,他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自学中。至今,他的手机推送内容仍有一半是摄影摄像相关教程。

以脚步丈量视野的边界
大学参与的第一次拍摄活动是为戏剧影视学院秦琦琅老师制作的《一“綦”向前》。虽然只是负责一小部分,但这次经历让他对影像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和小伙伴们反复分析视频中的转场技巧,虽然水平有限,但那种探索的快乐至今难忘。”为了提升技能,他甚至不惜花费2000元报名网络课程,虽然最终发现是被“割韭菜”了,但这段经历坚定了他要通过实践赚回这笔钱的决心。

随着技术提升,大二时他成功竞聘为綦江校区学生新闻中心影像部部长,并开始在校外兼职婚庆摄像师。“婚礼拍摄完全不同,需要捕捉情感瞬间,保持高度专注。”这种高强度训练让他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一个人的优秀是火花,一群人的优秀才是火焰。”他常以自身经历激励后辈:“别怕从零开始,怕的是从未开始。”

以镜头丈量世界的广度
2023年12月,张毓宽迎来了大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綦江区文旅委委托学校拍摄重要活动素材,他和另一位部长被指导老师选中,以媒体记者身份全程参与首届綦江(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拍摄工作。活动结束后,团队收到了来自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感谢信。


2024年10月的一次任务,让他的镜头真正刻上了“使命”的烙印。国庆假期尾声,他接到紧急任务——五天内完成《宪法伴我们成长》主题MV的拍摄与制作。“从脚本到拍摄都是从零开始,那几天团队几乎要住在办公室了。”他回忆道。为呈现宪法的庄严感,他带领部长通宵打磨分镜;为呈现宪法的庄严感,他反复调整镜头角度......最终,这支MV从数百件普法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重庆移通学院双校区唯一入选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轮播的精品。“能用镜头传递宪法的力量,是责任,也是荣幸。”他说。

“这几年参与的拍摄活动太多,已经记不清具体数量了。”截至2025年4月,他在校参与的拍摄素材已达900G容量,参与过2023年、2024年迎新晚会与戏剧节、第一届网络攻防大赛等30余场大型活动。“两个T的硬盘都快装不下了。”他笑着说。

以责任书写成长的篇章
在重庆移通学院的成长道路上,张毓宽特别感谢保卫处的谈胜处长。“初入校园时什么都不会,但胜哥从不嫌弃,总是给我学习的机会。”从119消防活动策划到视频剪辑,谈处长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让他快速成长。“胜哥很少口头指导,他总是用具体任务来培养我,这种‘事教人一点就会’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从对摄影一无所知的菜鸟到能够独当一面的团总支学生副书记;从校园活动的记录者到市级重要会议的媒体记者,张毓宽用镜头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也用光影书写了属于他的大学篇章。“镜头是我的笔,世界是我的稿纸。”他说,未来将继续以光影为媒,记录时代,传递温度。
撰稿:张毓宽
摄图:张毓宽
编辑:熊苑
复审:张毓宽
终核:余隆艺
大健康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