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下沉,4月23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綦江校区举办“匠心共研启数芽,聚智同耕育萌芽思”校园体验主题活动,迎接陵园小学40余名学生开启大学校园探索之旅。活动融合科技体验、传统文化与生态教育,构建“高校-小学”双向育人新场景。

下午13时,小朋友们在綦河书院苍山阶梯教室集结。数字经济实验室的负责人通过数字沙盘开展沉浸式教学。小朋友们化身“城市设计师”,在模拟城市规划中理解数据建模原理,围绕资源分配方案展开辩论。志愿者观察到:“孩子们不仅快速掌握沙盘操作,还能用‘数据支撑决策'等专业词汇讨论策略。”随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设施,漫步在校园的道路上,为他们讲述校园里的特色文化。从綦河书院到瀛山图书馆广场,小朋友们始终充满热情。




本次校园环保主题参访活动以“慧聚绿能量,指尖护山河”为脉络,打造沉浸式闯关教育生态,体验完满教育特色。三大特色板块交相辉映:在“伞上丹青·生态与文明的对话”工坊,非遗油纸伞胚化身环保画布,水墨荷花与3D绿叶交融成流动的生态诗篇,传统技艺与绿色理念碰撞出艺术新境;“绿跃行动·生态跳房子”将四色分类格化作动态考场,跳跃间完成垃圾分类知识淬炼,以92%的准确率印证游戏化教学的魔力。




活动以“非遗传承+体能挑战+数字交互”三维架构,让环保宣言从棉麻拓印、彩色手印延伸至云端数字绿洲,实现美育浸润、行为引导与科技赋能的完满融合,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生态教育范式。活动尾声,小朋友们在仁者楼教室用绘画复盘研学收获。他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在校园里的所见所感,之后还积极上台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场景浸润+任务驱动”模式,构建起涵盖数字素养、文化传承、生态责任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高等教育资源服务基础教育提供了创新范式。未来,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青少年成长与教育资源融合贡献力量。
撰稿:罗柄毅 邓巧
供图: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编辑:杨阳
复审:田园园
终核:张倩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