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如何精准定位职业方向,明晰职业发展路径,成为了众多学子心头的困惑。为帮助同学们打破迷茫困局,助力大家在职业生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2025年5月28日,数字经济商学院在綦河书院励行会客厅举办了“打破迷茫困局,锚定职业航向——数字经济商学院‘北斗引航’计划”第20期讲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重庆移通学院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科学术带头人李方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

简历秘籍,趣析亮点
活动伊始,现场同学积极提问,其中“HR关注简历上的什么内容”备受关注。李方伟教授就此展开讲解,实习经历堪称简历的“关键拼图”,与目标岗位相关的实习,能展现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对职场的初步了解。学科竞赛成绩也不容忽视,它能体现专业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专业竞赛中获奖,在HR眼中就是专业能力的有力证明。证书是“敲门砖”,不同岗位有对应要求,像金融分析师是从事金融行业的“敲门砖”。情商虽难直接呈现,但简历中团队合作经历的描述可侧面反映。抗压能力也是进入职场的必要特质,在简历中提及成功应对高强度任务或压力项目的经历,能让HR相信求职者能胜任工作挑战。

研海破局,增值逐梦
谈及“学历贬值现象下是否还要考研”这一现实困惑时,李方伟教授一针见血地强调,学历贬值其实是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一种直观体现。尽管学历在大众视野中似乎“含金量”有所下降,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依旧客观存在。考研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全方位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增值”并非仅仅是一纸文凭,而是在读研期间积累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拓展的行业人脉,这些才是助力个人在未来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砺技证能,扬帆躬行
针对“学科竞赛和考证是否有用”的疑问时,李方伟教授表示,学科竞赛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试金石”,尤其在工科领域,国家级竞赛获奖经历能直观体现创新与协作能力,对考研复试、企业求职均有显著助力。并且考证需遵循“按需考取”原则,企业更看重证书与岗位的匹配度及实际能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每一次尝试都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李教授强调,在学校期间积极参与实习和各类活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像移通学院这样活动丰富多样的校园里,这些经历无疑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每一次投递简历和每一轮面试的参与,都是我们一步步坚定迈向梦想彼岸的过程。

破怠三径,择业有方
李巧莹老师聚焦学生工作中“慢就业”“懒散就业”现象提出疑问。李教授以专业且务实的视角给出了建议,学生们可以借助多种途径来探索自己的兴趣方向。比如,投身实习工作,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亲身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感受职场氛围,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与擅长领域;积极参与行业调研项目,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竞争态势,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方向指引;考取与目标职业紧密相关的资格证书,这不仅能证明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就业市场上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为正式踏入职场积蓄充足的力量。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职业规划和就业形势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北斗引航”寓意像北斗星一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同时也鼓励学生勇担时代重任,不负使命,成长为一颗颗闪耀、永恒的新星。相信本次“北斗引航”计划为学子在升学、就业关键节点提供了清晰指引,并助力其以更理性的姿态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撰稿:张学烨
供图:田森 谭智鸿
初审:罗德康
复审:田园园
终核:张倩
数字经济商学院团总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