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数商志愿】光影绘童趣,非遗润童心 ——彩虹种子科普工坊第四期

多元赋能,点亮童梦

2025年11月14日15时,“彩虹七巧”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走进綦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展“光影童趣,非遗传承”皮影体验活动。活动以多元形式赋能儿童成长,让幼儿感受非遗魅力、传递知识温暖、延续文化薪火,在体验中触摸传统文化脉络,开启通往中华文化宝库之门

以戏为桥,非遗“活”入童年

光影为引,皮影为媒,千年非遗艺术化作文化使者,为孩子开启充满想象与探索的旅程。志愿者层层引导、趣味互动,逐步揭开皮影戏神秘面纱。活动开始,志愿者以“猜动物”趣味图片激发孩子对非遗文化的兴趣;随后播放短小精悍的皮影戏视频,光影交错间皮影人物跃然屏上,引得孩子目不转睛、惊叹连连。视频结束,孩子好奇心被点燃,“它怎么会动?”“影子从哪里来?”志愿者提出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结合观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借助生动演示与形象比喻,志愿者清晰阐述“光沿直线传播”原理,让孩子在想象与观察中理解影子形成,逐步领悟皮影戏“以光造影、借影成戏”的千年奥秘。主持人娓娓道来,将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化作非遗种子,悄然播撒孩子心间。

全感体验,滋养能力与文化认同

动手环节让皮影艺术在孩子手中“活”起来。材料发放后,孩子迫不及待投入创作——时而构思造型,时而挥笔涂色,小心翼翼剪下部件,在卡纸上勾勒童趣图案。有的孩子专注剪裁,手法稚嫩却认真细致;随后用木棍组装画好部件,专注模样宛如小小艺术家。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学习操控皮影杆,通过提、拉、挪、移等细微动作让手中角色行走、点头,逐步掌握操作技巧。孩子们互帮互助,在亲密合作中体验创作乐趣,体会团队协作价值。展示时刻,孩子踊跃登台,将自己创作的皮影角色赋予生命——从静态画稿到光影间的灵动演绎,每个动作绽放创造喜悦。活动尾声,志愿者为每位孩子送上纪念礼物,既肯定成果,也寄托对小小传承人的期许与鼓励。

艺韵沁心,文化“植”进心间

活动通过“动手+动脑”的全感官学习,让非遗文化走进孩子内心,在实践中锻炼精细动作与语言表达能力。皮影戏的镂空图案、明快色彩与夸张造型成为传统美学启蒙的活教材。孩子的创造力超乎想象,为皮影编织充满童真的故事,展现非遗传承的生命力。志愿者以陪伴式引导,让非遗文化亲切融入童年,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用志愿温度传递传统与童趣的碰撞。

撰稿:岳菱枫

供图:谭人墙 赵雪嘉

初审:黄琬茹

复审:彭仙

终审: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