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铺满营盘山广场,数字经济商学院“慧眼天使”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志愿者们,正带着精心筹备的物资等候社区长辈的到来。11月14日14:30-16:00,支队开展的“手工乐不停,健康护银龄”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在20位社区长辈的欢声笑语中温情启幕,一场以陪伴为底色的暖心互动,让银龄时光焕发别样光彩。

暖场律动:把健康揉进轻快节奏里
活动伊始,“欢乐律动”环节便让现场暖意升温。志愿者们以改编版《幸福拍手歌》为背景乐,设计了“拍手、拍肩、拍腿、拍腰”的简易动作组合——考虑到长辈的身体状态,每个动作幅度都控制在舒缓范围,还搭配了“小手拍一拍,健康来报道”的通俗口诀。视力欠佳的长辈,能通过志愿者带领清晰跟随;行动不便的奶奶,有志愿者俯身搀扶着完成每一个节拍。两轮练习间隙,志愿者笑着夸“阿姨您这动作比我都标准”,让长辈在轻量运动里,既舒展了身体,又接住了满溢的关怀。随后的眼部保健操教学,“按按睛明穴,眼睛亮堂堂”的趣味引导,更让长辈们跟着手势放松了眉眼,广场上的的笑声渐次传开。


指尖创作:让温情落在扭扭棒的褶皱里
“您看这个扭扭棒,绕两圈就能变成小卷发啦”——随着志愿者的轻声讲解,“手工乐不停”的核心环节正式开启。志愿者将人物简笔画模板、彩色扭扭棒逐一分发,还特意把扭扭棒剪至5-10厘米的易操作长度。一位奶奶拿起红色扭扭棒,犹豫着不知从何下手,志愿者便蹲在她身侧,手把手帮她把扭扭棒绕成蓬松的“发髻”,还顺势夸“奶奶选的红色特别好看,这发型一看就有精神”。创作过程中,长辈们的巧思不断:有的用黄色扭扭棒做了“蝴蝶结发饰”,有的把蓝色扭扭棒编成“小围巾”,志愿者们始终俯身协助,不干预创作、只补充细节,让每个作品都带着长辈的专属温度。当作品完成后,志愿者帮长辈在背面写下姓名和日期,一位爷爷摸着作品笑说:“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好礼物。”


时光定格:把笑容藏进温馨镜头里
活动全程,记录留影组的志愿者悄悄捕捉那些温情的瞬间:奶奶专注缠绕扭扭棒时,眉头微微皱起的认真模样;爷爷展示作品时,眼角弯成月牙的得意神情;志愿者帮长辈整理头发时,两人头挨着头的亲昵距离……尾声的合影环节,长辈们抱着自己的手工作品,主动把志愿者拉到身边,镜头定格的瞬间,活动室里的“茄子”声裹满暖意,成了这个午后最生动的志愿图景。


此次活动以“陪伴”为核心,既让社区长辈在互动中收获了欢乐与温暖,也让志愿者在俯身服务中,读懂了“尊老敬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递一杯水、扶一次肩、夸一句“您做得真好”的具体行动。未来,“慧眼天使”支队将持续深耕社区志愿服务,把更多适配银龄需求的温情活动带进社区,让青春力量与银龄时光的双向奔赴,成为校社联动最动人的底色。

撰稿:董丽楠
供图:彭莉、王思鉴
初审:刘科君
复审:田清清
终审: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