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波动明显,室内外温差大,感冒病毒传播风险增高。校园作为人员密集场所,需加强防护。这份"感冒传染防控小贴士"帮助大家远离感冒困扰,健康学习生活。
一、个人防护筑防线
感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个人防护是关键。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口罩或纸巾遮挡口鼻。养成勤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日常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注意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二、宿舍防护多留心
宿舍是日常起居主要场所,做好防护能减少交叉感染。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与感冒同学共用杯子、毛巾等个人物品,定期晾晒衣物被褥。若本人感冒,应减少与室友近距离接触,咳嗽喷嚏时避开他人,用过的纸巾密封丢弃。宿舍可备置体温计、消毒湿巾,方便日常监测与清洁。

三、公共区域严防控
校园公共区域人员流动大,需加强防护。进入教室、食堂等场所应遵守防疫礼仪,保持适当距离,不扎堆聚集。食堂就餐尽量错峰,餐前洗手,避免边吃边聊。接触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后及时洗手或用消毒湿巾擦拭,减少病毒传播可能。

四、患病处置要科学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报备辅导员,减少外出,必要时居家或就医,不勉强参加集体活动。遵医嘱用药,不盲目使用抗生素,多喝水多休息。康复前需全程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身边同学感冒应关心但保持距离,并提醒做好防护。

秋冬感冒防控重在"早预防、早处置"。让我们携手落实防护措施,筑牢校园健康屏障,在安全环境中专心学习、健康生活!
撰稿:龙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初审:罗垚
复审:任超群
终审:黄灿
数字经济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