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媒体主题讲座。重庆市青少年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于丁丁以《做一个温暖的团团——以重庆共青团为例,浅谈如何运用新媒体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发的精彩授课。

立足青年需求,打造有温度的新媒体阵地
于丁丁副主任结合重庆共青团的新媒体运营经验,强调“青少年思想引领的核心在于贴近青年、理解青年”。他提到,重庆共青团通过构建“平台化+品牌化+项目化”的传播模式,成功打造了“共青团+互联网”工作格局,例如“爱心储蓄银行信息系统”等创新项目,既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也通过新媒体技术增强了青年群体的参与感与归属感。他进一步指出,新媒体内容需注重“青年话语体系”的运用,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如“青春红岩”系列融媒产品,通过AI技术、短视频等形式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贴近青年。

案例解析: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路径
讲座中,于丁丁以重庆共青团的新媒体实践为例,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内容+技术+互动”三位一体的策略提升传播效能。例如,重庆共青团通过政务微博矩阵(覆盖1100个账号、325万粉丝)和“青藤计划”等举措,实现了信息的精准触达与青年群体的广泛动。他还分享了“稻草人计划”“四点半学堂”等志愿服务案例,强调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连接青年与社会的桥。针对校园宣传,他建议师生们“以小见大”,从校园活动切入,挖掘具有外宣价值的新闻点,并通过多平台联动扩大影响力。

互动与反响:点燃青年宣传热情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如何平衡新媒体内容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等问题踊跃提问。于丁丁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新媒体运营需以用户思维为核心,既要坚守政治引领的底线,也要敢于创新表达形式。”他以“青春红岩”活动中AI访谈《无名的青春》为例,说明技术赋能如何让严肃主题焕发新活力。参会学生表示,讲座不仅提供了新媒体运营的实操技巧,更深化了对“思想引领”使命的理解,激发了投身校园宣传的热情。
活动意义:助力校园宣传生态建设
此次讲座是重庆移通学院深化“完满教育”理念、推动宣传队伍专业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于丁丁的授课进一步为学校新媒体宣传工作提供了方向——通过“有温度的内容、有创意的形式、有共鸣的互动”,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媒体生态,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