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精准识别英语学习中的 “中式英语” 与语法错误,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025年11月3日下午16:00-17:00,国际教育学院在瀛溪书院潜台词影音室举办英语常见错误解析宣讲活动。活动邀请外教Frank Jayne主讲,50名学生现场参与,通过案例讲解与互动答题,系统学习英语表达纠错技巧。

活动开篇,Frank以 “Lost in translation” 为主题,结合日常英语使用场景,点明 “中式英语” 与语法错误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他借助PPT展示了多组典型 “中式英语” 案例:公共标识中 “灭火瓶” 误译为 “HAND GRENADE”(实际应为 “FIRE EXTINGUISHER”)、“残疾人厕所” 错写为 “DEFORMED MAN TOILET”(“DEFORMED” 含贬义,正确表达为 “Disabled Toilet”),日常表达里 “小心落水!” 直译为 “FALL INTO WATER CAREFULLY”(“Carefully” 与 “小心” 语义冲突,规范表述为 “Caution: Risk of Falling into Water”)。通过这些实例,Frank 深入剖析 “冗长多余”“机械翻译”“词序错误” 三类中式英语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母语思维对英语表达的干扰,掌握正确译法逻辑。



在语法错误解析环节,Frank 聚焦学生高频出错的核心问题,以 “错误案例+正确对比+规则总结” 的形式展开讲解。针对 “词义混淆”,他明确 “knowledge” 与 “information” 的差异——“information” 侧重 “可获取的具体内容”,常与 “find” 搭配,“knowledge” 则指 “个人积累的认知”,需用 “widen/expand” 等词修饰;讲解感官动词时,他区分 “see/look/watch”“listen/hear”“taste/flavour” 的用法,如 “观看动态内容用 watch”“被动听到声音用 hear”“品尝味道用 taste”“描述食品风味用 flavour”;面对 “语法逻辑问题”,他指出 “because” 与 “so” 不可同时使用、名词泛指需用复数等规则,通过修改错误句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法认知。


宣讲后半程的互动答题环节,成为巩固学习成果的关键。Frank 围绕此前讲解的知识点,设计10道A、B选项题,涵盖“turn on/open”“hear/listen to”“because/because...so” 等易混淆用法。每道题呈现后,学生以举手方式选择答案,现场氛围热烈,举手人数随题目推进逐渐向正确选项集中。Frank根据举手结果,逐题讲解正确答案及背后的语言规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理解错误根源与正确用法。


活动尾声,Frank 分享了规避英语错误的实用技巧:建议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文章、观看英文影视、聆听英文播客实现语境化学习,积累“have benefits”“listen to music”等固定搭配;强调拒绝逐字翻译,重视英语语法规则学习;提醒学生善用权威词典,主动向教师请教新词汇用法,同时理性看待AI工具,避免依赖其可能存在的错误表达。他鼓励学生:“母语者对非母语者的表达错误更为包容,不必因担心出错而怯于沟通,保持礼貌与自信即可。”
撰图:徐永媛
撰文:黄金凤
编辑:黄子烨
复审:杨德龙 姚甜馨
终核: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