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至唐宋时期已广泛流行。清明前后正是仲春与暮春交替之时,气候宜人,温暖而不炎热。观云书院以清明节为契机,以清明踏青美食为主题,携美食协会开展了“观云小饭桌·每周一道地道家乡菜 第37期——一捧新艾承春意,半盏青团话清明”活动。
青团手作春意浓
春日的阳光轻柔地洒在书院共享厨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而独特的气息,一场青团手作活动正热闹开启。得益于预拌粉的便利,制作过程简洁高效,只需将热水缓缓倒入,简单搅拌,原本松散的粉末瞬间幻化为充满生机的翠绿色面团,宛如春天的精灵在指尖跳跃。现场参与者们热情满满,一双双手灵活地揉、搓,将细腻豆沙包入其中。蒸笼白雾袅袅,青团逐渐晶莹,水珠似晨露。刚出笼的青团泛着温润光泽,咬上一口,软糯外皮搭配绵密豆沙,清新滋味尽显春日美食魅力。

绿豆冰沙巧搭配
长桌另一侧,一场关于绿豆沙与牛乳的奇妙组合正在上演。搅拌机欢快地嗡鸣,颗粒饱满的绿豆沙与丝滑牛乳相互交融,随着搅拌进程,原本纯粹的绿豆沙冰沙渐渐晕染出柔和乳白,二者完美交织,在容器内演绎出一场冰爽圆舞曲。待搅拌完成,先在杯中放入细腻的绿豆沙垫底,再缓缓倒入搅拌好的牛乳,一杯口感绵密、甜而不腻的绿豆沙牛乳就完成了,每一口都满是清新与醇厚。

饭团麻薯伴春行
除了制作青团之外,同学们还制作了紫菜饭团和抹茶麻薯。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米饭铺在海苔上,一层一层地铺上配料,动作娴熟又专注;而另一边,同学们将糯米团揉得软糯,裹上抹茶粉,一个个圆滚滚的麻薯便呈现眼前。当做好的紫菜饭团、麻薯摆上桌面,看着亲手制作的美食,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而这份春日里共同创作的美好记忆,也随着美食的诞生深深印刻在大家心间 。



本期观云小饭桌推出时令特色主题活动,以春季新菜为刻度,丈量舌尖上的春天。同学们围坐共品青团味道时,分享的是成长故事,传递的是家人温度;协作烹饪的烟火气里,升腾的是信任默契,沉淀的是互助情谊。作为推进社区化育人的实践平台,小饭桌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书院家”的温暖体验成为书院生活的常态注解。
撰稿:易虹圳 钱志鸿
摄图:周莹垚 王艳博
编辑:钱志鸿
初审:付正甜
复审:付正甜
终审:杜荧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