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地文化融合发展,2025年4月2日,由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联合主办,创意写作学院(綦江校区)、瀛溪书院、綦江区图书馆以及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共同承办的“记录青春足迹,书写我们的故事”——《我们》青春校园杂志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在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明善图书馆前广场隆重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重庆移通学院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与綦江图书馆联合出品的第三期《我们》杂志为依托,旨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矩阵,搭建校地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展现新时代文化的前瞻创造力与区域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聚焦校园文化培育,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我们》作为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的首本原创校园青春杂志,于2023年底问世。该杂志由重庆移通学院主管,创意写作学院(綦江校区)与瀛溪书院联合孵化,并由创意写作学院的萧婷婷老师亲自指导,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的学生团队倾力打造。


工作室作为创意写作课程的延伸平台,以文化产业产品《我们》青春校园杂志为展示媒介,汇集了全校师生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书院文化成果。
在活动现场,专题展区的布置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杂志自创刊以来的精品力作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了超过千名师生驻足观看,他们细心地品味着每一篇作品。《我们》青春校园杂志的落地,不仅展现了重庆移通学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特色育人模式,而且通过搭建文化产业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文学原创力与艺术表现力。这一举措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化校地协同联动,共建文化发展新格局
《我们》青春校园杂志的第三期,是由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携手綦江区图书馆共同推出的,这标志着首次校地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为双方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这一期的杂志中,特别增设了一个名为“綦乡约”的全新板块。这个板块将收录綦江地区独有的农民版画、永城吹打、綦江米粉等珍贵的地方文化研究成果,展示由学生团队精心创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通过这种校地携手合作的方式,期待工作室与地方文化能够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与地方文化部门融合,致力共同打造一个从“文化挖掘”到“创意转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完整链条。此次第三期杂志的出品,得到了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指导,由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与綦江区图书馆联合出品发行,这不仅标志着校地文化共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预示着未来工作室将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联动机制,在地域文化的推广、创新挖掘、文艺人才的共同培养以及文化空间的共享运营等多个维度上展开深入合作。
校地共建成果落地,文化惠民全面推进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了“綦城书韵”校地文化共建计划,綦江区图书馆与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将互设“校地文化融合发展基地”。双方将携手继续开展“全民阅读”“文化讲座与沙龙”等綦江区特色主题活动,促进文化资源与地方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转化。


《我们》青春校园杂志已被纳入綦江区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工程”,自4月起将在綦江区图书馆总馆、渝好空间图书馆分馆、安稳枫香树新型阅读空间、东溪万天宫新型阅读空间、区规划馆新型阅读空间、版画院明清苑图书分馆等6个先行图书馆,以及全区15个街镇图书馆陆续设立专架,开展“杂志漂流”“读者沙龙”等文化惠民活动,让校地文化的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惠及全民。


四月初,《我们》青春校园杂志校内阅读活动的圆满落幕,标志着我校在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校地融合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创意写作学院与瀛溪书院合作共建的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将与綦江区图书馆携手,在重庆移通学院的统筹管理及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持续深化“双院协同+校地联动”机制。通过《我们》青春校园杂志这一纽带,我们将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传承与创新新时代文化,为高校在地方融合上,贡献智慧与力量,给校地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 凡政义、彭望烟、廖杨
摄图: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
编辑:夏华尧
复审:韩雨彤
终核:韩雨彤
瀛溪书院供稿
二〇二五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