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校园霸凌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影响着霸凌者的健康成长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加强学子们对校园霸凌的认知教育,增强明辨权益保护意识的能力,南江书院于4月23日在南江书院一楼项目知行空间,开展以“剖析真相,揭露‘霸凌画卷’”——真假信息拼图活动。


他消失了,但霸凌的伤痕还在
本次活动将“校园霸凌”议题融入沉浸式推理体验。参与者们通过抽丝剥茧分析12条线索——从“泪痕斑驳的‘不要消失’的字迹”到“加密的267段监控视频”——逐步还原一个关于双重人格受害者的心碎故事。
本次案件想要传递给学子们的是“校园霸凌造成的心理创伤远比表面伤痕更持久”的现实,培养的是学子们识别霸凌信号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受害者的同理心,并进一步引导参与者了解作为旁观者介入和寻求专业帮助的具体方法。


是谁在沉默中助长了霸凌?
通过层层解析真实案例,参与者们深刻意识到:那些被贴上“问题”标签的异常举动,往往是受害者绝望中的求救信号;而日常中被忽略的细微变化,可能正是一个个亟待被关注的危机前兆。
活动想要传递给学子们如何识别隐蔽霸凌信号的同时,更引发了深度的自我反思——大家是否因固有偏见而错失帮助他人的机会?是否具备足够的同理心去倾听那些无声的呐喊?真正的认知转变是难以一蹴而就的,那不如从用实际行动诠释“善意从不缺席”的真谛开始,将温暖与关怀的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们不做旁观者,而是改变者
“女生因长期被霸凌分裂人格终自杀”的悲剧触动人心。故事启发参与者从受害者心理创伤的角度深入思考。来自大数据学院、丁山书院的张妮同学感慨道:“最触动人心的是受害者为了见到保护自己的人格,甚至不惜伤害自己。这表明,霸凌带来的心理创伤远比想象的更可怕。”来自计算机学院、南江书院的黄鑫富同学道:“这让我想到,如果当初有人愿意站出来帮他一把,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不同于传统说教式教育,这场沉浸式活动让参与者在推理中深刻体悟到:校园霸凌不是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人的一句恶意嘲讽、一次刻意孤立,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霸凌”从来不是“闹着玩”,南江书院呼吁学子们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共情受害者的痛苦,明晰“负能量”造成的严重后果,坚决不做暴力的“施加者”。更重要的是,鼓励每位学子在现实中勇敢发声、积极干预,传递出“守护校园正义需要每个人行动起来”的深刻意义,为构筑友爱、和谐的校园环境注入青年力量。

撰稿:杨恩哲,周雅楠
摄图:杨恩哲,周雅楠
编辑:陈莺
复审:严艺
终核:罗美琪
南江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