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27期|古剑书院:鱼缸内惊现热带雨林,竟是学生手作生态景观!

生活美学,是平凡日常中的诗意栖居,是将自然与人文融入点滴的智慧。它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滋养,教会我们在忙碌中驻足,感受一草一木的呼吸,体味生命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古剑书院“感受生命美系列活动——书院里的水族世界”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活动历时月余,已完成生态鱼缸景观搭建。特邀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造景客座讲师黄雨森,带领参与者从零开始搭建生态水族缸,用双手触摸自然的脉络,领悟生命美学的深邃内涵。

【探索篇】揭秘水族造景:从理论到实践的奇妙旅程

活动初始,由黄雨森老师详细介绍了造景风格,布景比例、骨搭建及水草配比等造景技巧。颠覆了同学们“养鱼只需勤换水勤换鱼”的认知。学生们对热门造景风格如“南美风”“自然式”充满兴趣,迫不及待想要动手实践。

创作篇】自然与艺术的碰撞:石材沉木中的生态美学

随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根据材料特性自由创作:青龙石硬朗的线条适合打造山涧峡谷,纹理独特的沉木不仅能调节水质,还能为小鱼提供天然庇护所。有人用碎石堆叠出层叠瀑布,有人将沉木倒置模拟水下树根,引得围观同学直呼“想搬进鱼缸里住”。


【培育篇】水下森林的诞生:光合作用的生命奇迹

紧接着,大家聚焦于水草种植。黄老师指导学生们区分阳性草与阴性草,并传授种植技巧。尽管过程艰难,但一天后,水族箱内的水草开始冒泡,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水下花园”。

【挑战篇】生态平衡的智慧:让微型世界自主呼吸

最后的生态平衡的考验。同学们通过调整孔雀鱼巡游路线、黑壳虾数量等,确保整个生态系统自主运转。如今,这些会“呼吸”的景观不仅美化环境,更成为书院生态教育的生动教材。——真正的生命美学,始于对自然规律的谦卑。

创作者:余妙然 鲍秋先

创作者:宴明星 殷晓丽 李亚男

创作者:蔡雨杉 莫雅淋 傅可

创作者:王博韬

【感悟篇】生命教育的回响:美学与责任的永恒对话

生活美学的真谛,在于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入生活的每一刻。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与远方,更在于日常的细微之处——一缸清澈的水、一片摇曳的水草、一群游动的鱼,都是生命与自然对话的见证。古剑书院以水族世界为媒介,让参与者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律动,领悟美与责任的共生,为生活美学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




撰稿:肖凯翔

摄图:陈重丞、陈英鹏

编辑:肖凯翔

复审:陈芃宇、田盛中

终审:卓嘉、刘思含

古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