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书法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写字,研墨、挥毫,墨线在纸张上开合疏朗,震荡出锋,沉着俯仰之间,书法文化薪火永续。2024年5月14日,由观云书院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走进书法之美3——书法名师公开课第6期”在观云书院GY205立冬·朋辈交流空间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綦江区青年书法家李楠琦老师主讲,以生活中的书法为钥,通过深度理论解析与现场示范,引领学子探寻书法艺术的精微之境。


破壁古今:从广告图标读懂生活中的书法元素
王羲之的“遂”字与抗过敏药LOGO竟有灵魂共鸣。课堂伊始,李老师投出两组对比图:《朱处仁帖》中行云流水的“遂”字,与开瑞坦广告图标惊人相似;繁体“動”如双人共舞的剪影。
通过解构现代设计中的书法元素,将书法的三大技法要点:墨法层次中淡墨空灵与浓墨浑厚的对比运用、空间节奏中字组疏密与行气贯通的平衡之道、个性表达中尊重古人直接生活经验里的审美边界等抽象概念,化为直观可感的视觉艺术语言。


解字析理:汉字筋骨里的“力学”
“主笔如建筑承重梁,撑起整个字的气象。”李老师现场简单讲解了“充”“步”“郡”等字的主笔架构。并提到,生活处处见书法,近到观云书院的门头文字,再到校园里各楼栋名的书写,笔锋流转间,历史名帖与校园日常悄然链接。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李老师请同学们辨别识别范例中的文字主笔,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来自信息安全学院的蒋恒同学连续辨出五个字的主笔特征,其敏捷的思维赢得满堂喝彩。


活动尾声,同学们收获了专属书法文创,来自计算机学院的谭贵丹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书法不是束之高阁的技艺,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书法之美。从摸不着头脑到有所感悟,本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


本次“走进书法之美”主题书法艺术赏析系列活动在墨香浸润中圆满结束。活动中,李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联生活实际中的书法元素,调动同学们的生活审美经验,破除书法理论知识和同学们的隔阂感,使同学们学有所得,推动书法文化的当代传承。
撰稿:余佳琳
摄图:杨玲 漆怀梦
编辑:余佳琳
初审:陶红梅
复审:陶红梅
终审:杜荧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