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63期|南江书院:三维课堂焕新非遗传承——让木雕技艺“活”在当下

在科技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南江书院以“沉浸式课堂+艺术馆研学+生活化创作”三维教学模式,为木雕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沉浸式课堂通过还原传统木雕场景,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技艺精髓;艺术馆研学则依托在地资源,带领学员拓宽视野,汲取艺术灵感;生活化创作鼓励学员将木雕融入实用品设计,搭建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助力木雕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  

匠心进阶:从装饰画到实用物的创作之旅

本学期课程以每月两次的节奏展开,从基础雕刻技法入手,逐步引导学员实现从装饰艺术到生活美学的跨越。初期以小型装饰画为切入点,学员在斜刀与木纹的对话中,掌握线条勾勒与纹理处理;中期课程转向实用性物品创作,如木制摆件、勺子等,学员的作品逐渐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一学期下来,学员从生疏到娴熟,最终呈现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成长,更见证了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

探馆寻艺:以美育心叩响创作之门  

课程之余,南江书院学生发展导师带领学员前往东溪黄氏木雕情怀馆研学。馆内陈列的木雕作品线条流畅细腻,纹理错落有致匠人以刀为笔,将艺术凝固于木材方寸之中。学员在观摩中深切感受到匠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木纹肌理间流淌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创作者与万物对话的匠心。这场研学不仅叩响了学员的艺术感知力,更让“美”成为创作的起点,为后续生活化创作注入灵感源泉。

墙上“艺”:阶段性作品展传承非遗印记

南江书院特别设计了木雕展示墙,有序陈列学员作品。从早期尚显质朴的装饰画,到后期工艺逐渐成熟的实用物件,按创作阶段与类型排列。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学员在木雕学习中的成长,这不仅学员个人技艺成果展现,更是木雕非遗传承的生动体现。精美的图案与巧妙构思,吸引不少师生驻足。在自然的观赏中,木雕艺术潜移默化的得到传播,非遗文化的内涵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所感悟。

未来,南江书院将持续深化木雕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实践:初期以学员作品为核心,计划在1-2年内定期举办线上线下展览,集中展示装饰画、实用物品及小型装饰物等阶段性成果,并联合綦江传统木雕工作室,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木雕文化的社会认知度;随着课程体系不断完善,3-5年内将着重培养学员的综合创作能力,从单一技法训练转向大型作品雕制,鼓励学员独立完成整幅木雕创作,推动技艺从“传承”迈向“创新”;长远规划中,书院将依托木雕工作室搭建人才输送桥梁,为优秀学员对接就业与创业机会,同时利用书院空间举办非遗文化讲座、技艺交流活动,形成“传习-创作-输出”的闭环生态,让木雕技艺真正扎根当代生活,在千年木纹间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撰稿:周女粮

图片:南江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

编辑:庞佳琦

复审:刘雯

终核:罗美琪

南江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