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14期|丁山书院:“救”在身边:师生同上一堂生命急救实训课

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重庆移通学院丁山书院于中庭举办“世界急救日——急救与气候变化”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由重庆市綦江区红十字会指导,丁山书院、营地教育中心和校团委志愿服务中心联合发起,旨在系统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师生应对极端气候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活动现场,綦江区委宣传部文明科科长江来霖、綦江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综合工作部部长张迁俊、綦江区中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贺晓飞,以及綦江区退役军人、“身边好人”彭钶等嘉宾莅临指导。学校竞技体育中心主任、大健康管理学院副院长、校红十字会副会长江华等出席活动,师生代表、“曙光”救援队队员及红十字会培训医师共同参与。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急救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当掌握的重要生存能力。重庆移通学院始终秉持“完满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书院作为社区化育人平台,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发展,更强调其生活能力与公共意识的培育。此次急救主题活动,正是学校“文化育人”和“互助共生”理念的具体实践。

江华主任在致辞中强调,普及急救知识对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他呼吁广大师生积极学习急救技能,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响应人”,共同构建安全健康的校园。

退役军人彭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2025年8月24日在湖北天门运用心肺复苏技术成功挽救他人生命的事迹,生动展现了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的重要作用,极大激发了师生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

綦江区中医院贺晓飞主任就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气道异物梗阻等常见急救科目进行了系统讲解,并特别针对校园生活中易发生的呛噎意外,详细解读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与适用情境。他结合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急救知识传递给师生,并强调掌握此类技能对大学生尤为重要——不仅在书院社区集体生活中有更高的实用性和互助需求,更是提升个人应急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

随后开展的实操培训中,红十字会专业讲师与彭钶先生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及创伤包扎等标准化操作。学生在志愿者和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操训练,通过“手把手”教学及时纠正操作偏差,确保技能掌握准确有效。

同时,“曙光”救援队现场展示应急指挥车及相关救援装备,并详细介绍功能与使用方法,拓展师生对应急救援的认知。

参与活动的袁同学在尝试拿起应急救援电锯和背负式水泵后感慨道:“这些设备比想象中沉重许多,亲手提起时才真正体会到救援工作者的不易。让我瞬间感受到急救背后的严谨与责任。这不仅是技术的实践,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

体验了心肺复苏急救操作的冯同学说:“我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应急救援活动,在参观了在书院的学校红十字基地后,我觉得我们将学习急救技能作为生活中的必修课。当意外来临之时,我们不仅能像彭珂那样挺身而出,更能够专业、规范地施以援手。”

此外,在世界急救日当天,学校红十字会还在田径场组织了面向广大师生的应急急救培训与宣传活动,通过模拟演练和互动宣讲,进一步扩大了急救知识的普及面和实效性。

急救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它体现了我们书院社区“互助共生”的精神内涵,也是“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新圈层”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通过知识讲授、技能实操与装备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增强了师生的急救意识和实战能力,是学校推进安全教育、深化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整合资源,扎实开展应急教育,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供坚实保障。




撰稿:周远航、李欣

摄图:韦忆、姚泽远、黄仁伟

编辑:姚泽远

初审:陈蓓贝

复审:王旭东

终核:赵锦阳

丁山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