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17期|丁山书院:丁山书院解锁掐丝珐琅:当 “中国赛博朋克” 点燃探索好奇心

9月17日,丁山书院以 “探索古典工艺的现代表达” 为主题,开展掐丝珐琅体验活动。特邀山海手作工坊王颖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这门被称作 “中国赛博朋克” 的传统工艺世界,在金属丝与釉料的碰撞中,唤醒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

活动伊始,王老师并未直接讲解工艺步骤,而是手持一件珐琅标本抛出疑问:“大家觉得这些金属勾勒的纹路、撞色的釉面,像不像从古代穿越到未来的视觉符号?” 这一提问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也让 “中国赛博朋克” 的概念变得具象 —— 当细腻的铜丝按设计轨迹弯出流畅线条,当浓郁的宝石蓝、明艳的朱砂红与沉静的冷银灰釉料层层叠加,传统工艺的 “古” 与现代审美的 “潮” 在此交融,展现出跨越时空的视觉张力。

随后,王老师顺着历史脉络,从元代 “大元国至正年制” 款珐琅器的诞生,讲到明清时期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品类演变,再到当代设计师将其融入首饰、家居的创新实践。“掐丝珐琅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它的工艺里藏着对材料、色彩、结构的极致探索。” 王老师一边演示掐丝技巧,一边拆解工艺核心:剪丝时的力度控制、粘丝时的角度校准、点蓝时的色彩渐变,每一步都是 “与细节的对话”,也为学生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在实践环节,有人提前在网上搜集喜爱的图案,将国风、动漫角色、自然花卉等元素打印出来作为参考;有人则现场手绘底稿,根据自己的审美调整线条弧度与色彩搭配,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个人风格。“原本以为传统工艺要按固定模板来,没想到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 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在对照参考图掐丝、反复调试釉料配色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工艺技巧,更体会到 “自主探索” 的乐趣 —— 比如尝试将浅粉与米白釉料混合,意外呈现出温柔的渐变效果,比最初设想更动人。

此次活动并非单纯的技艺教学,更是丁山书院 “培养富有探索力学生” 理念的初步尝试。从了解工艺历史中的 “为什么”,到自主创作中的 “想怎样”,学生们在选图、画稿、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如何让铜丝更好地贴合底稿线条?不同色系的釉料搭配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些思考让掐丝珐琅不再是 “按步骤完成的手工”,而成为激发好奇心的载体。

未来,丁山书院将持续通过领导力赋能,让学生在跨领域、跨时空的探索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追问。



撰稿:韦忆

摄图:陈慧灵

编辑:姚泽远

初审:袁康

复审:王旭东

终核:赵锦阳

丁山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