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76期|横山书院:从山野到课堂:书院学子用一场寻石之旅,秀出“石”力派家乡

一石映故土,一石载文脉。10月1日-12日,第四届书院家・地域文化节之“石归梓里”石头记以“一石感知风土变迁”为核心内容,带领书院学子走出校园、回归乡土,在故乡的山野田间、河畔溪谷中寻觅承载时光印记的化石。活动先后以“石绘乡土味”“石阅城市间”为载体,通过开展家乡化石采集、古生物专家茶话会等沉浸式体验,引导三百余名学子在触摸自然印记、追溯乡土记忆的过程中,解读“地层万卷书”里人与自然共生智慧。

以石为引,寻觅亿年回响

活动开展期间,同学们满怀热忱游历山川、探寻奇石:有的奔赴綦江南川实地勘探,在岩层间找寻三叶虫化石的踪迹;有的深入阿拉善戈壁,意外拾获形态独特的风凌石;还有来自安徽亳州的学子,带回了家乡标志性的石燕石。大家在“识石、寻石、品石”的过程中,将石头与家乡故事紧密联结,让乡情在交流中传递、家音在分享中铭刻,也让冰冷的石头成为串联文化记忆的纽带。

以石会友,晒出乡土家味

石头,是凝固的史书,也是无声的见证。首个子活动以“家乡石”征集为纽带,天南海北的石料在此汇聚,成为学子诉说乡愁的独特信使。同学们从家乡带回的,或是镌刻故土地质印记的化石,或是蕴含地域矿产特色的矿石,亦或是承载生活故事的彩绘石。学子们循着地质演变脉络,结合民间传说与长辈讲述的乡土往事,深挖每块石头背后的文化密码,为后续展示与深度研讨奠定基础。来自2025级綦河书院、大健康学院的曾熙曼同学,手捧家乡岩层中发现的化石说:“三叶虫是远古生命的见证者。在故乡页岩里采集到这枚完整背甲时,掌心传来的不只是石头的冰凉,更是跨越四亿年的生命律动。这些古老生灵虽已凝岩,却仍诉说着生命演化的壮丽诗篇。”

以石溯源,探秘綦城风土

此外,还开展阅见·城市间特别系列,特邀重庆古生物研究院张锋博士与学子零距离对话,通过一块石头,溯源綦江地域文化。张博士以化石为脉络,从宏观视角深入浅出解析生命演化与地域环境变迁的内在关联,带学子开启一场跨越亿年的时空对话。此次交流还特别邀请通识教学部人文历史方向师生加入,众人从“泛论地质”转向“深耕綦江”,结合綦江本地岩层样本,细致探讨红蓝石况的形成机理、分布特征,以及其与綦江地质地貌演化的深层联系。在温馨的互动氛围中,学子们不仅深化了对自然历史的认知,更以石头为钥,学会从在地视角读懂家乡的“石头故事”,进一步激发了探索綦江本土文化根源的浓厚兴趣。”

本次“石归梓里”石头记活动,成功构建起一座连接学子与家乡文化的深度对话桥梁。张锋博士的精彩分享赋予活动以科学深度,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家乡石则让抽象的地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未来,横山书院将持续拓宽育人实践平台,让学子在“识石 、寻石、懂石”中读懂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更在情感共鸣里筑牢文化认同的根基,让乡土热爱成为可传承的精神财富。


撰稿:贾林锋、王志豪

摄图:贾林锋、王志豪、沈睿

编辑:贾林锋

复审:杜曦雅

终审:陈南西

横山书院、通识教学部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