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162期|观云书院:美术馆里的名誉院长公开课,全是知识点——观云书院名誉院长公开课第五期

10月15日,观云书院第五期名誉院长公开课以校外研学形式开展,此次活动结合了兰滇军院长作为书画家的优势与特长,进一步提升课程的专业性与质量。带领同学们走出传统课堂,走进罗中立美术馆,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的浓厚艺术氛围中,共同品味经典、探讨美育。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展了同学们审美视野,更在书院“家”的情境中,感受到陪伴式成长与共同探索的温暖力量,生动诠释了书院育人的深度与温度。

破课堂边界,探授课新样

研学中,师生首站聚焦镇馆之宝罗中立先生的《父亲》。作为渝中区文联副主席的兰滇军老师,也结合自己多年绘画经验,引导大家细品画面里沟壑纵横的皱纹、布满老茧的双手,解读作品承载的时代情感;随后在周春芽《绿狗》的浓烈色彩、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的诗意笔触前驻足,结合创作背景探讨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不同于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装置艺术展区,兰院长以“艺术如何呼应生活”发问,同学们围绕作品材质、创作理念各抒己见,他则巡回身旁,针对空间布局、视觉呈现给予个性化解读,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悟美学真谛,研学启新思

返程途中,同学们分享着研学感悟。大健康管理学院余羽涵说:“站在《父亲》前,父辈的坚韧与质朴瞬间具象,《收租院》群雕更重现旧时代苦难,让我读懂艺术源于生活,也对‘艺术为人民’有了真切体悟。”戏剧影视学院冉凤琼表示:“近距离观察画作笔触,仿佛触摸到创作者思绪,这种沉浸式体验带来宁静与震撼,拓宽了我的审美视野。”大健康管理学院杨鸿也感慨:“熊猫连环画、少数民族雕塑、历史版画各具特色,让我感受到艺术跨越时空传递情感的力量。”

此次校外研学活动,是观云书院推进完满教育、拓宽育人路径的生动缩影。观云书院以自身为连接点,搭建多种特色育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让学习和成长超越课堂本身的局限。活动中,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里深化审美认知、增强文化自信,也在共研共学中构建起师生成长共同体。未来,书院将继续依托优质师资与多元平台,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实践,让美的种子在更广阔土壤中生根发芽。



撰稿:梁小华

摄图:漆怀梦

编辑:梁小华

初审:付正甜

复审:付正甜

终审:杜荧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