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践行翠屏书院团队精神培养愿景,引导学子打破团队协作隐形壁垒,2025年10月15日,翠屏书院活动实践部于翠屏书院12号楼朋辈互助中心成功开展心相沙盘・功能室画像主题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与科学人格分析中,书院学子破解因性格差异导致的团队协作难题,构建个体人格特质与行为模式,筑牢“包容互助”的协作根基。

活动以随机分组拉开序幕,首个“问题抢答”环节便点燃全场热情。“人格特质会影响协作方式吗?”“常见的人格类型有哪些?”面对问题,各小组举手声、抢答声此起彼伏,原本略显拘谨的氛围瞬间热烈起来。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中,大家不仅快速建立对“人格画像”的初步认知,也为后续协作埋下默契的种子。
紧接的“搭档拼拼拼”环节,让不同人格的协作差异直观呈现。完美型人格紧盯拼图细节,反复核对色块衔接是否精准;忠诚型人格则提前在纸上勾勒拼图轮廓,规划拼接顺序——两人一“细”一“谋”,默契配合下高效通关,尽显团队执行力。而以活跃型人格为主的小组,虽更享受拼图过程中的欢声笑语,却因频繁切换区域出现节奏混乱。正是这种鲜明对比,让学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没有‘最好的人格’,只有‘最适配的协作’。”



妙趣横生的“绳笔马良”将活动推向顶峰。在不直接接触马克笔的情况下,两人为一组,拉住绳子来控制马克笔完成书写任务,是一项对临场反应和观察能力的挑战。指令下达瞬间,领袖型人格迅速喊出“左手拉紧、右手慢放”的节奏,稳稳把控全局;观察型人格紧盯笔尖轨迹,及时提醒“偏左了,微调半厘米”;活跃型人格虽偶尔调侃“画成波浪线啦”,却也紧跟同伴节奏调整力度。笑语盈盈间,原本的“协作壁垒”悄然打破,大家真切体会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团队协作的魅力正在于各展所长。

活动尾声,翠屏书院袁海杰老师带来专业解读,让学子们从“体验”走向“深思”。他结合活动中的真实案例,用通俗语言拆解人格画像理论:“就像拼图时完美型在意细节、活跃型享受过程,不同人格的行为背后,都有独特的核心动机与成长盲点。”随后引导大家对照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归类人格特质、反思协作不足——有同学坦诚“之前总觉得队友‘慢’,现在才懂是我们节奏没合上”,现场交流坦诚又热烈。




本次“心相沙盘·盲点互助” 主题活动,以人格画像为依托,将“包容互助”的育人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从组队抢答的初步合作,再到协作拼图的分工磨合,最后到绳笔马良的各显其能,每一步都在引导学子认知自我、协同他人,以最好的协作姿态融入团队。未来,翠屏书院将持续通过多元化活动,助力学子精准定位人格特质,突破认知盲点,让“各展所长、互补共赢”的合作精神,成为成长路上的鲜明底色。
撰稿:杨宁嫚
摄图:汪秦 王彤 熊彦溪
编辑:周悦
初审:袁海杰
复审:袁海杰
终审:杨潇
翠屏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