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綦江校区翠屏书院在 11 号楼棱镜报告厅正式开启“吾乡印记:一书院一风物”第四届书院家・地域文化节之“蕴性承情・地域性格图鉴”线下展览活动。本次活动以“摸得到的水土性格”为核心主旨,将学子们深埋心底的故土情怀从云端对话延伸至线下共鸣,为书院注入了浓厚的地域文化交流气息。
活动现场,同学们围聚在一起,认真聆听老师详解家乡文化档案的制作要点。从照片的筛选裁剪到文字的提炼升华,从木板的修饰到元素的创意排版,老师的细致指导让每一位学子都明晰了如何将抽象的地域性格转化为可触摸的实体作品。大家纷纷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家乡素材:重庆学子带来了解放碑旁嘉陵江的夜景照片,配上老巷子里红汤火锅翻腾的故事,山城人的火辣热忱跃然木板之上;山西学子展示了平遥古城的青砖灰瓦图景,诉说着晋商大院里传承百年的诚信家风,尽显三晋大地的务实厚重;江苏学子将苏州园林的曲径通幽与秦淮河畔的评弹融入创作,把江南水乡的温婉雅致与市井烟火巧妙结合,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吴越文化的细腻底蕴,每一笔勾勒、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对故土的深情。




创作环节结束后,各组学子依次上台分享档案背后的故事。小小的木板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不同风情在此碰撞交融,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现场洋溢着跨地域文化交流的热烈氛围。


此次线下展览不仅让书院地域文化节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塑造了地域性格图鉴独有的文化辨识度。它以可触摸的形式搭建起学子间的情感桥梁,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在交流中读懂他乡风情,在共鸣中深化文化认同。当地域文化的温度融入书院的日常,那些关于故土的记忆便有了扎根的土壤,在书院中绽放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撰稿:韩雨森
图片整理:吴开玉、谈语馨、黄可萱
编辑:明洋舟、田莹莹
初审:韦雨芬
复审:韦雨芬
终审:杨潇
翠屏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