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书法文化传承,10月29日晚,“书法名师公开课第9期——汉字里的形体美学”在GY207冬至·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綦江区青年书法家李楠琦老师主讲,以楷书赏析为例,围绕“识形”这一书法审美起点,带领綦江校区学子走进汉字结构的艺术世界,系统解读笔墨背后的形体语言与美学逻辑。

从“形”出发,构建汉字审美第一课
李楠琦老师结合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经典作品,系统讲解不同时代楷书在结构与体势上的演变。通过对比魏碑的朴拙与唐楷的法度,引导同学们理解“横势”“纵势”“正势”等体势特征,读懂汉字千姿百态的“形体语言”。


笔画出“形”,字中有“态”
“结构是书法最基本的元素”,李老师以典型字例深入解析主笔与副笔的呼应关系,阐释“中宫收紧”“左右揖让”“重心稳健”等结构原则如何构建出汉字的平衡与气韵。他进一步结合“结构七方式”——从独体字到左右、上下、包围等合体结构,讲解不同字形的组合规律与表现方式。通过大量经典碑帖的对比展示,同学们逐步理解了点画排布、虚实布白对字形神态的塑造作用,从熟悉的汉字中发现了未曾留意过的美学秩序。




本期公开课作为书法赏析系列的启蒙之讲,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理解汉字形体美学的大门,也通过名师引领与系统赏析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在审美中浸润,在认知中传承,让书法艺术真正成为同学们可感知、可理解、可传承的文化。

撰稿:张玲巧
摄图:钱璐瑶、周廷榆、漆怀梦、冉凤琼
初审:陶红梅
复审:陶红梅
终审:杜荧
观云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