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綦江校区】331期|綦河书院:轻黏土+纸箱:在立体叙事中触摸时光的褶皱

当柔软的轻黏土与质朴的纸箱相遇,故事的维度被温柔地打开。为丰富书院文化生活、创新故事表达形式,綦河书院于10月29日推出“指尖上的叙事集”首期活动——“轻黏土・慢故事:藏在纸箱里的深刻瞬间”。书院学子们以双手为媒介,将记忆中的片段定格为可触摸的场景,将珍贵的场景定格,在创作与讲述中,完成了一次从心到手的表达旅程,进一步提升了动手与叙事表达能力。

从心到手:记忆的立体重构

从想象到具象,用双手重构故事维度。活动以“那些让你惊艳的场景记忆”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暂别日常的忙碌,静心回望生活中那些值得珍藏的片段。现场不仅有DIY手工协会的同学提前制作的黏土场景范例,更有他们化身“小老师”,穿梭在各组之间,细致讲解、亲手示范,帮助大家将模糊的记忆碎片逐渐塑成清晰的立体画面。,一株棕榈树,一间小屋,一艘木舟,呈现出一副惬意“海边生活场景”。一位参与同学分享道:“原本只在脑海里的画面,一点点在手中成型,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以手塑形:情感的温柔定格

轻黏土的柔软与纸箱的质朴,成为表达情感的最佳载体。同学们以指腹的温度揉捏、塑形,将抽象的情绪与故事凝结为具象的作品。大健康管理学院的同学共创了一方“雪地温情”小世界,憨态可掬的雪人、戴圣诞帽的小鹿、挂满装饰的树与礼物,在铺满软雪的景致中相映成趣。“捏雪人的时候,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下雪的午后,”来自綦河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的康艺潇同学轻声说道,“原来记忆真的可以用双手触摸。”

一箱一景:故事的多元表达

在不同学院的创作中,纸箱成为装载情感与故事的微型剧场。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打造了一座“秘密基地”,一屋一树、溪流与花,勾勒出友情的“桃花源”。“我们想做的不仅是场景,更是那份只有彼此懂的默契,”主创同学介绍道,“每粘上一片叶子,都像在重温一次共同的回忆。”而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们则以童趣为线,用黏土复原了海绵宝宝、派大星等经典动画角色,菠萝屋与缤纷花朵瞬间唤醒了全场关于童年的记忆。“捏出海绵宝宝的笑容时,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仿佛找回了小时候蹲在电视机前的单纯快乐。”

无论是定格亲情的温暖画面,还是浓缩友谊的默契场景,抑或是复刻童年记忆的动画角色,每一件作品都是时光的具象印记。本次活动以轻黏土与纸箱为桥梁,让故事被看见,让情感被触摸。未来,綦河书院将继续围绕“故事力”打造系列活动,搭建更多表达与连接的平台,让温暖在讲述与创作中持续传递。




撰稿:刘昱麟、宋锦怡

摄图:邹潇毅、吴思蓉

编辑:綦河书院

复审:陈雅若

终审:张天赐

綦河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