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拓宽书院育人场域,创新育人道路,深化育人内涵,2025年3月,北山书院共计开展10次项目导师活动,活动覆盖人数达到120余人。工坊系列活动常态化的开展旨在立足书院文化育人特色优势,打破传统师生单向传授模式,同时促进推动朋辈互助,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个性化发展,切实推动书院育人模式向纵深发展。
匠魂传承 新闻赋能
百匠故事工坊于3月12日开展“探索匠人背后的故事·漆雕篇”匠人志录第四期。于3月14日开展“探索指尖上的非遗传奇·玉雕篇”匠人志录第五期。图书馆李臣老师分别以漆雕匠人刘翰音老师和玉雕匠人姜瀚林老师为采访对象。在活动中,李老师借助多则近期关于漆绘和玉雕的新闻报道,从新闻事件的挖掘、新闻价值的判断,到新闻语言的组织,为同学们全方位剖析了如何精准且生动地将非遗文化、匠人的坚守与创新融入新闻稿件。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对非遗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更系统掌握了人物采访的写作要点与技巧。同学们纷纷表示,期待能有更多类似活动,让传统文化借助新闻的力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非遗传承 文创焕新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真切领略非遗独特魅力,感悟匠人精神。3月12日,北山书院百匠文创工坊开展山城新创第二期系列活动,活动以“合川非遗,峡砚焕新”为主题。3 月 19 日,北山书院百匠文创工坊开展了以“非遗玉雕,传承焕新” 为主题的第三期山城新创系列活动。第二期山城新创活动,团委申浚成老师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峡砚书签文创的创作过程。即使是毫无基础的非专业同学,也能轻松领会,学会如何对设计进行巧妙构思,开启创意的大门;第三期山城新创活动伊始,艺术传媒学院曲恺琳老师生动讲述了玉雕的悠久历史与发展脉络,让同学们沉浸于玉雕文化的深厚底蕴。随后,艺术传媒学院邹伽楠老师巧妙将话题聚焦到文创领域,从文创方案设计逻辑入手,由点及面、抽丝剥茧般细细剖析,为同学们拨开文创设计的迷雾。此次活动成效斐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对传统非遗作品的认知深度,更成功为非遗玉雕的推广与创新注入了全新活力,让古老的玉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玉刻岁月 影传匠心
匠影工坊负责人艺术传媒学院韩鹏伟老师于3月14日开展“千年技艺守护人·玉雕篇”雾都匠影第二期,用镜头记录工匠精神;于3月19日以上期录制内容剪辑为主,开展第三期雾都匠影系列活动。作为 “雾都匠影”系列新学期的开篇,双期活动通过 “拍摄 - 创作 ” 闭环,完成从技艺记录到文化传播的转化。学生团队通过全流程创作提升视频制作素养,在记录中厚植非遗传承意识,践行青年使命担当,彰显工匠精神育人实效。

千年漆韵 青春添辉
为带领移通学子走进千年漆艺的瑰丽世界,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交融之美。百匠手作坊于3月19日开展“初识大漆——纹理的诞生”匠作传承第四期;3月26日,开展“漆艺技法初体验:髹涂的奥秘”匠作传承第五期。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胡冬阳老师从“初识大漆”到“精修推光”,循序渐进引导同学们完成一件漆艺作品。通过“非遗大漆体验之旅”,让学子在指尖与漆液的对话中感悟匠心精神,在层叠打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每一件作品,既是技艺的修炼,亦是文化的传承。期待移通学子以青春之名,接续非遗火炬,让千年漆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云端筑梦 直播启航
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多样性,3月25日北山书院于百匠直播间以“直播初体验——从0到1搭建直播间”为主题,开展第五期云端百匠系列活动。活动中,淬炼商学院常世萌老师带领学子们学习直播间选址、设备调试与场景布置的基础知识。他们分组进行设备操作演练和场景设计比拼,亲手搭建简易直播间,并录制了一段1分钟的“直播间宣传视频”。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直播间搭建的技能,还对创意视频的产出和直播场景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趣游长征 青春铸魂
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思政教育实效,红岩木铎工坊于3月19日开展 “传承长征精神,砥砺奋斗之路” 本土红岩系列活动第八期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 “情景游戏 + 场馆研学"”双轨模式,吸引 20余名师生参与。
活动特别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梦笛老师、姜丽老师,通过《长征密码》主题沙盘推演、“飞夺泸定桥”情景闯关等沉浸式互动体验,将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节点转化为可参与、可感知的教育场景。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学子们深刻感悟长征精神内涵。未来,书院将持续深化 “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筑牢学生成长根基。

北山书院始终秉持 “以文化人、以匠铸魂”的育人理念,通过项目导师工坊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将传统文化传承与职业素养培育深度融合。3 月系列活动中,学子们在非遗技艺的沉浸体验中筑牢文化根基,在直播技能的实战演练中锤炼职业能力,实现了 “文化传承有深度、技能提升有力度”的双向育人目标。未来,书院将持续创新教育模式,以匠心精神滋养青春成长,助力移通学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现代技能的开拓者,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新时代的匠人篇章。
撰稿:付露萩、雷涛、卫恺恺
摄图:北山书院
初审:北山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
复审:付露萩
终核:向艳平
北山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