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师生深度对话的优质平台,帮助学生高效规划大学生涯,引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助力培养具有信息产业专业技术背景的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4月1日,由重庆移通学院教务处、书院部主办,鱼城书院承办的书院围炉夜话合川校区第三十八期在天空书院陀思妥耶夫斯基书店举办。本期围炉夜话邀请太原师范学院王林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重庆移通学院教务处高飞处长担任对话嘉宾。两位师长围绕大学阶段的成长话题,从学业规划、职业探索、兴趣发掘等多个维度进行分享,在微光斑斓中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共同探索大学生活的无限可能。

聆听师者语,回溯逐梦途
活动伊始,高处长向现场师生回溯求学岁月,从学生时期的专业选择到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细致地分享了自己大学时期的重要转折,高处长提到曾通过家教兼职和奖学金逐渐实现经济独立,用自身的经历为在场学生提供立体的成长视角。
王教授向现场学生提问是否满意大学生活的现状,有学生坦率分享道,曾经一度期待收获“偶像剧”式的校园生活,但真正进入校园之后才发现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热血剧情,取而代之的是早八晚十的三点一线。王教授表示,大学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更是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人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影视作品展现的是艺术化的场景,而真实的大学生活需要自己书写脚本。

围炉灯火明,细品心声潮
围炉闲坐,灯火可亲。王教授与大家分享自己来到重庆移通学院的所见所感,认为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文化建设、学习风气都甚感欣慰,告诉大家要把握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处长则表示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闪光点,珍惜学习生活中的幸福感。


随后,学生围绕学校各类活动丰富性、系统报名局限性、线上软件整合度、教材发放统一性等问题提问交流,高处长从部分课程设计的初衷,到现有系统与流程可优化的方向,对每一个问题抽丝剥茧,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给出清晰详实的回应。


现场异科导师纷纷表示同样羡慕移通学子所处的教育环境以及拥有的教育资源,并非常感恩全生异科导师制度的推行让教师可以有机会和学生一起参与丰富高质的活动,在勾起大学青春回忆的同时延续美好的期待。


寄语引前路,成长迎曙光
针对南北方大学的差异问题,王教授认为南方的学生灵秀温润,而北方的学生则较为豪迈大气,无论是何种性格的学生,王教授都鼓励大家注重对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需求。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是冰冷代码与虚拟对话无法替代的情感纽带,表达能力在这堵无形的墙面背后需要跨越更多的阻碍。社交媒体看似拓宽了交流渠道,实际上却让我们习惯了碎片化、浅层次的表达。短视频、新闻推送等海量信息不断冲击大脑,让我们变得浮躁,难以静下心来倾听他人,更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


最后,王教授表示,当大学生活未能达到预期时,不能仅仅寄望于学校做出改变,个人同样需要做出积极调整。只有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在有限的四年中不断学习、勇于锻炼,才能实现全方位的成长。
本期围炉夜话中,师生围绕跨越时间的大学生活展开深入交流,在一问一答、一来一往间,原本模糊难辨的困惑渐渐消散,前行的道路在师长的指引下清晰地铺展,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撰稿:白赛飞、李仲璐
摄图:张雨涵
编辑:胡倚凡
初审:胡倚凡
复审:杨钊熙
终核:金鑫
教务处、鱼城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