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日初阳的沐浴下,南湖书院携手图书馆、外国语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学思行辅导员工作室,于4月1日至4月23日早期间,开展双子湖畔好读书第四季——“墨香沁波•慧聚南湖”晨读活动,发挥书院朋辈互助、社区共享作用,引导移通学子养成早起的健康生活习惯,鼓励同学们在双子湖畔读好书、好读书。


与往期活动相比,今年的晨读活动加入了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专项活动与辅导员工作室主题讲座等系列子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校内学子覆盖面、满足了同学们的学习所需,在陪伴学子养成良好习惯、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的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职业素养培育、“大”“小”学子课堂联动以推动形成学习意识等文化育人服务。

墨沁香波,慧聚南湖
熹微的晨光浸染湖面,湖畔托起一个又一个纯真的梦想。年轻的身影正坐在长椅上,指尖轻轻划过书页,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读书声。不远处,那些准备考试的同学更是全神贯注。他们有的小声背诵着知识点,眉头微皱,仿佛在和知识较着劲;有的则大声朗读,声音清脆响亮,一句句知识随着晨风飘散在湖面。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着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


红鲤在湖中徜徉,时时浮出聆听,清风徐徐吹来,湖面波纹粼粼荡开,伴随着同学们对知识的热忱,四十分钟的时间在沙沙翻页声悄然度过。有人在书本里汲取丰富的知识,有人则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律。不同封面的书籍在青石与湖畔间流转,学子们或垂眸沉思时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影,或抬眼交流时眼底跃动着求知的星火,让晨读时光在书页翻动的窸窣声里,成了神态各异却同样明亮的求知剪影。她们讨论着书中提及的趣闻轶事,分享着各自所得到的经验,此刻,暂聚一堂的同学们,成为了素未谋面但却相见恨晚的知己,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2024级外国语学院段雅馨说道:“参与这二十一天的活动不经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自律上进。”读书带来的意义远不止于这里。2023级德国工程学院朱晨瑜第二次参加活动,再次成为晨读班的一员,他表示,每次参加晨读活动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心境也在不断提升。
大咖留声,感悟人生
千年前,曾侯乙编钟以青铜之音刻录礼乐文明,将音律与智慧凝固在振动的声波里;春秋时期,孔子弟子执笔辑录《论语》,让哲思跨越时空滋养后世。而今,南湖书院的读书活动以科技续写传承篇章 —— 当同学们手持题板,将信息产业大咖传记中的经典片段转化为NFC 贴片中的电子声波,那些关于创新与奋斗的故事,便在数字介质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晨读活动开展期间,南湖书院邀请晨读学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内书籍中的片段进行朗诵,并通过NFC贴片制作,展示于南湖书院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展示区内,以“阅读-记录-传承-分享”,形成可生长的声学文献库。同学们在晨读活动中了解大咖发生的趣闻轶事和他们独特的人生经验,同样也是另一种学习的方式。

衍生活动,继往开来
当晨读的琅琅书声为校园注入每日的精神养分,学思行辅导员工作室在双子湖畔同步开展实践育人的衍生活动 —— 从晨间的书香浸润到多元场景的实践探索,构建起 "理论学习 + 多维实践" 的育人闭环。
工作室以晨读活动为知识积淀的起点,先后开启职场心理课堂与"学霸零距离" 分享会等主题活动。主题讲座里,欧玲灵老师结合案例剖析职场压力管理,将晨读中培养的专注与思辨力延伸至职业素养培育;实践活动中,携手白鹿社区打造 "行走的课堂",把晨读中诵读的诗词经典转化为与留守儿童互动的文化桥梁,在诗词品读与志愿服务中深化责任意识; "学霸零距离" 分享会把求知精神在朋辈交流中具象化——许文翔同学从自身 "晨读筑基——实践淬炼" 的成长轨迹出发,分享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


三场活动犹如晨读精神的外延羽翼,既延续了晨读的知识输入,又通过职场赋能、户外实践、朋辈互学的创新形式,让晨读中埋下的求知种子在不同场景中生根发芽,共同诠释
"德行合一" 的育人理念,推动 "晨读积淀——多元实践——反哺认知" 的良性循环,为书院文化育人添上从 "知" 到 "行" 的生动注脚。
作为在世界读书日之际连续四年开展的固定活动,晨读不仅是为了引领带动书院学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希望通过连续的开展、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全面做好浸润式文化育人工作,让墨香书香香满书院,让商科完满思想深植。未来,南湖书院也将持续以学子发展成长为根本育人目标,常态化、长久性做好书院文化培育、朋辈圈层打造。

撰稿:傅俊涵
摄图:张泽壕 张德龙 陈哲彦 何沅璟 熊姝婷 彭子锜
编辑:傅俊涵
初审:韩沛彤
复审:许阳
终审:李思阳
南湖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