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行者公园书院群联合智能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的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历经近一个月的精心筹备与紧张比拼,在松格书院智造完满展厅圆满落幕。此次赛事汇聚了来自智能工程学院、远景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的116名同学组建的30支精英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3支队伍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6支队伍摘得二等奖,9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另有12支队伍荣获优秀奖佳绩。后续,双院将依据参赛选手的获奖荣誉及综合表现,精心遴选优秀队伍,代表学校参加重庆市市赛。
在松格书院,创意是会“传染”的
备赛期间,松格书院的项目工坊里那叫一个热闹,时常能看到同学们围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作品,全身心沉浸在自我创作之中,反复做着试验,不断调整优化。从他们那一张张专注认真的面庞上,我深切感受到,这不只是一场简单的比赛,更是他们团队智慧碰撞、凝聚的结晶。为了帮助更多心怀创意,却不知如何将作品真正投入赛事实践的同学加入本次比赛,书院特别邀请学业支持中心里参赛经验丰富的朋辈导师黄思源学姐,为大家举办一场赛前专题交流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紧紧围绕机械结构设计、作品答辩技巧等关键要点,为学弟学妹们“精准赋能”,助力他们在竞赛中能够大放异彩。






青春智造现场,从1到30的创意裂变
比赛当天,30支队伍依次登台,通过作品展示的精心呈现、答辩陈述的激情演绎,以及实物操作的现场验证,每一支队伍都向评审团展现了他们多元化的创新智慧,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科技画卷,缓缓展开。此次参赛作品涵盖农业机器、农产品清洗设备、工业设备、消防辅助无人机、自主设计等领域,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机械技术与社会需求的深刻洞察。




“我们的作品,灵感源自于土豆收获的艰辛。”来自“智创未来”队的熊茜同学,在答辩台上娓娓道来,“面对人工收获的种种难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我们团队决定用科技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于是,模块化设计应运而生,挖掘、传输、分拣,每一个模块都如同积木般可以独立拆装,既方便了维护,又降低了维修成本,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业,让收获变得轻松高效。”正是这份对创新的执着与努力,让“智创未来”队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赛后,熊茜同学感慨万千:“回顾备赛历程,无数个日夜我们都在为完善项目而努力,从最初创意的萌芽,到反复修改方案时的迷茫与纠结,每一步都充满艰辛,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们项目的肯定,更是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褒奖。大家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创意构思,画图建模,动画仿真,最后展示汇报,这次经历让我们明白,创新需要大胆想象,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成功离不开个人的拼搏,更依赖团队的力量。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热爱与信念,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迎接更多挑战。”

在比赛答辩的尾声,评审团专家们不止一次地强调,选手们不仅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在团队协作中践行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育人理念。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刻感受到了创新与团队的力量。



齿轮转动星辰:双院共筑创新生产力引擎
以赛为媒,以创为梦,从116名同学跨学科组队时的生涩试探,到30支战队携手破解社会痛点的酣畅淋漓——双院搭建的这座横跨学术壁垒与实践鸿沟的桥梁,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将最初的科技创新创意转化为科技创新作品。2025年中国机械创新创意大赛校内选拔赛虽已落幕,但行者公园书院群与智能工程学院的双院协同育人探索将继续持续深化。未来,行者公园书院群与智能工程学院也将持续完善和优化书院群专业特色项目工坊实践平台的运行机制以及朋辈导师的“传帮带”机制,致力于培养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让更多书院学子在齿轮转动的轨迹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撰稿:赵赛
摄图:陈信龙、黄义翔、徐应宏
编辑:赵赛
复审:池琳玲
终核:陈钎华
行者公园书院群、智能工程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