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书院之声

【合川校区】1998|北山书院:“融百匠精髓 续非遗根脉”——4月北山书院项目导师系列活动

为了拓宽书院育人场域,创新育人模式,深化育人内涵,2025年4月,北山书院共计开展6次项目导师活动,活动覆盖人数达到100余人。工坊系列活动通过项目化、常态化的活动机制发挥书院文化育人特色优势,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素养的协同发展,为个性化成长提供多元支持平台,持续推动书院育人模式向"精准化、特色化、长效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非遗焕彩,文创生新——百匠文创工坊

百匠文创工坊于4月2日开展“韫玉秀雕,现代赋新”——山城新创第四期活动。艺术传媒学院伍甜甜老师和刘莲英老师带领同学们以非遗玉雕为核心,设计玉雕文创周边。4月18日,艺术传媒学院曲恺琳、邹伽楠老师以非遗雕刻为主题,在北山书院思政研学堂开展“非遗篆刻,数字生花”——山城新创系列活动第五期活动

在这两期活动中,老师针对相关技巧进行指导,并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提出的想法入手,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设计、扩增自己的想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对非遗艺术的理解得到了显著深化。这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持续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想象力,为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提供了生动范例。

篆刻千年,匠影风华——匠影工坊

“篆刻古韵风华,传承千年匠心”——雾都匠影第三期,在4月23日开展,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合川篆刻魅力。在活动中,万家鑫大师为学生介绍篆刻的多种技法,艺术传媒学院韩鹏伟老师亲身教学,指导同学们的拍摄技巧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合川篆刻魅力,还让同学们对拍摄有深刻认知。学生团队通过全流程创作提升视频拍摄技巧,学习传承非遗技艺,承担当代青年使命担当。


指尖传奇,志录匠心——百匠故事工坊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悟匠人精神的时代内涵,4月4日,百匠故事工坊开展“刻影雕花梦,匠心岁月长”——匠人志录第六期活动。4月23日,“探索指尖上的非遗传奇·雕刻篇”——匠人志录第七期活动持续开展。第六期活动中,图书馆老师以新闻稿创作教学为核心,通过鲜活的案例带领参与者探寻非遗传播新路径从新闻线索的捕捉到文字的雕琢,巧妙融入新闻稿件之中。第七期则以采访篆刻匠人万家鑫老师为主。从篆刻工具的使用技巧到不同流派的艺术特色,万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悟进一步拉近同学们与篆刻艺术的距离,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非遗技艺的温度与生命力。


髹韵流转匠心永续——百匠手作坊

百匠手作坊于4月9日开展“匠艺分层,髹韵精琢”——匠作传承系列活动第六期。此次活动,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阳老师以漆扇所蕴含的东方美学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髹漆技艺学习之旅。胡老师通过动态演示与细致讲解,梳理了髹涂技法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让同学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系统的认知。而后,胡老师重点示范了漆刷的握持手法与运笔轨迹,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进行实操。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漆艺这一传统技艺,更让大家在亲手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匠人精神”的当代价值。同学们将这份匠心融入学习与生活,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指尖之美。

北山书院坚持“传千年薪火,育时代匠心”的育人理念,依托项目导师工坊体系,将非遗文化的传承密码与学生发展路径结合。近期开展的非遗传承活动中,同学们在篆刻、传统漆扇等技艺的系统学习中触摸历史脉络,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与推广的实践中迸发创新灵感。后续,北山书院将不断引导移通学子在守正创新中肩负文化使命,在技艺锤炼中锻造职业本领,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撰稿:冯建宇,陈思雨

摄图:北山书院

编辑:马洁

复审:付露萩

终核:张含羚

北山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