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第十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南湖书院落下帷幕。作为重庆市合川区第五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共有重庆移通学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两所高校代表队的27位同学参与,成为一次跨校际、跨文化的联动交流。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顺利开展,不仅展示了青年学子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平,更为推动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模拟联合国作为重庆市合川区的重要学术活动,不仅得到了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重庆移通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和南湖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的大力支持,还吸引了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代表队的积极参与。两所高校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性议题,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跨校际的合作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模拟联合国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就业市场:挑战、机遇与应对策略”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思考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深远影响。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代表们,通过角色扮演、政策辩论、立场撰写等环节,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岗位替代等问题,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在各国代表依次宣读立场文件,清晰表明本国立场与诉求之后,会议进入了热烈的动议环节。各国代表围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帮扶等核心议题,各抒己见、激烈交锋。日本代表结合本国面临的生产力增长乏力的现实国情,提出一项颇具吸引力的动议:希望邀请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赴日学习深造,以期通过人才交流实现技术共享与共同发展。
对此,印度代表迅速作出回应,其发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诚然,诸多发达国家均已推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但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这些计划究竟是真心实意地为发展中国家培育人才,助力其实现科技腾飞,还是打着帮扶的旗号,行人才‘截流’之实,为本国发展储备力量?我们的优秀人才赴贵国进修后,能否顺利学成归国,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在进修期间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进修之旅是否会因某些隐性因素而被迫付出额外的代价?对于这些问题,发达国家能否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印度代表的这一番质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会场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各国代表对人工智能技术帮扶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反思。


在模拟多边外交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展示了出色的辩论技巧和学术水平,更在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中收获颇丰。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代表们在会议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友谊。这种跨文化的互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术体验,也为他们未来走向国际舞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大会的议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就业市场:挑战、机遇与应对策略”,无疑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特别是在就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既带来了生产效率的飞跃,也引发了就业结构的剧烈调整和岗位替代的现实挑战。
如今,全球各国正处在如何协调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发展、实现就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时刻,本次大会通过模拟联合国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劳动力向高质量就业转型、通过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机制增强全民适应新技术的能力。这些讨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为实际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下午4点各国代表根据会议内容,清晰国家立场后展开决议草案的撰写。起草国分别为中国、印度、法国。分别对构建全球AI就业监测与预警体系、推动“技能重塑”国际协作计划、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中的劳工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撰写并得到通过。评议团根据各国代表表现,给予中国代表宋姿谨一等奖、美国代表韩睿、意大利代表李霞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给予主席图成员白玥为最佳主席、主新闻中心张泽壕为最佳记者、评议组成员李敏锐为最佳评议。


重庆移通学院第十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青年学子的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更为推动培养新时代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区级联动、跨校际合作、国际化视野的深度融合,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未来的学术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未来,更多的青年学子将通过类似的活动,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实践力量。


撰稿:吴上
拍摄:张泽壕 熊姝婷 张德龙 刘城豪
编辑:韩沛彤
复审:许阳
终审:杨潇
南湖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