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桃片的清香裹着糖画的甜蜜,传统文化表演伴着中外学子的交流声——10月24日下午,在南湖书院草坪上,由重庆移通学院书院部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主办,南湖书院、合川“三民斋”桃片公司、合川区中医院承办,鱼城书院、天空书院、外国语学院、钓鱼城科幻学院、武道协会、炫彩手作手工协会、冲“雅”协会等协办的“东方奇遇记——园间雅叙,共赏东方”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隆重举行。重庆移通学院各书院、学院、社团与德国ASG公益教育集团游学团27名外籍师生深度交流,以体验为纽带,在沉浸式互动里触摸东方文化肌理,让跨文化的共鸣在书院悄然生长。


草坪舞台上,武术表演“龙腾虎跃”的刚劲招式,让外国学子频频举起手机记录;古筝婉转的旋律里,中外师生轻拍节奏,沉浸在丝竹雅韵中;中国戏法的“巧思”,更是引来德国游学团师生的阵阵惊呼。此刻,中国文化不是书本里的符号,而是跃动在眼眸、指尖、耳畔与舌尖的鲜活温度。



随着南湖书院名誉院长莫光华教授对合川桃片文化的德文介绍,留学生的目光被合川非遗美食所吸引。合川“三民斋”桃片木桌案板上弥漫着糯米与核桃的暖香。游学团师生看着非遗匠人李师傅刀起刀落,薄如蝉翼的米片如雪花般叠起,连连惊叹:“这真是食物吗?更像是东方丝绸!”当清甜在唇齿间化开,混合着琥珀核桃仁的酥香,德国师生频频点头并体验了合川桃片的手工技艺,为自己亲手制作了一份独特的合川桃片。”



合川非遗糖画匠人徐师傅以铜勺为笔,糖液为墨,手腕轻转,金黄的糖浆便如丝如缕地倾泻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转瞬之间,展翅的飞凤、腾云的蛟龙便活灵活现地凝于盘上,引来一片压低惊呼的“Wunderbar!”留学生们轮流坐上“大师位”,屏息凝神地尝试驾驭那流动的“甜蜜”,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品,都成了他们理解这门瞬时艺术的珍贵印记。

文化沉浸体验则成了最热闹的环节,雕版印刷台前,中外学生携手拓印出墨色诗文,纸张上的纹路里藏着共同的创作欣喜;汉服体验角中,不同肤色的身影穿梭在汉元素的罗裙广袖间,试穿者对着镜子整理衣襟,讲解者笑着科普“交领右衽”的礼仪;刀锋在牛皮上游走的皮影文化区里,中外学子共同雕刻出皮影角色的轮廓,当灯光亮起,白幕上跳跃的身影便成了他们共同谱写的东方童话;中国结编织区,丝线在指间翻飞勾勒出绵长祝福,将一根红绳的哲学——“以简驭繁,贯穿始终”悄然领悟;AI围棋擂台,黑白云子落在棋盘清脆作响,古典智慧与现代科技在此交锋;漆扇创作台,大漆在金箔基底上自由流淌,每一把旋转而成的扇面都是“天人合一”的偶然之美;中药荷包角,艾草与薄荷的清香弥漫课堂,大家小心翼翼地将药材装入锦囊,把“上工治未病”的东方养生智慧,化作一枚可随身携带的温柔守护。





在东方解压体验环节,速度被放缓,感官被唤醒,源自东方的古老智慧,正以它独特的“松弛感”温柔地拥抱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颂钵疗愈区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音场。当黄铜钵棒轻擦碗沿,低沉而悠远的嗡鸣如潮水般漫过整个空间。德国学生们平躺在软垫上,紧闭双眼,任由声波轻柔地按摩着每一寸神经。中医推拿角则上演着东西方关于身体的对话。合川区中医院的专业推拿师的手掌在肩颈穴位间游走,精准化解着长途飞行的疲惫与久坐的僵硬。

从颂钵的声波共振,到推拿的筋络疏通,再到按摩的穴位刺激,德国师生们在这场沉浸式体验中逐渐领悟:东方的放松,并非消极的“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主动的“调和”——调和气息,调和气血,调和身心与自然的关系。

户外烧烤更使得外国学子感受到中方学生的热情好客。学子们自由交流,分享快乐!在户外烧烤的烟火里,烤串的香气伴随着中德流行乐,大家举着饮品碰杯,从“今天最喜欢哪个体验”聊到各自国家的美食,笑声裹着暖意,成了活动最生动的注脚。

书院的雅叙虽已落幕,但文化交流的暖意仍在延续。这场以“体验”为笔、以“共鸣”为墨的交流,让中国文化成了可触的温度,让跨文化的联结成了青春里的鲜活记忆——而这份“以文化为桥”的联结,也将在更多日常里,继续生长。
撰稿:张曦月、杨瑞、范思良
摄图:张德龙、张泽壕、陈昕阳、方浩哲、黄渝杰、李冬梅
编辑:胡雨晴
复审:胡雨晴
终核:齐旭
南湖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供稿